“双高”让云南开远甘蔗甜出新高度

近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不断完善产业研发体系,取得了甘蔗自主选育新品种“高产”“高糖”两个新品种的重大突破。
“双高”让开远甘蔗甜出新高度。
拔得“高产”头筹的是“云蔗0551”,通过科技攻关和自主选育,截至目前,该品种在云南省种植面积已达50.12万亩,位列全省第一。夺得“高糖”名号的是“云蔗081609”,蔗糖分达到了20.3%,是眼下全国最“甜”的甘蔗品种,在国际上创下甘蔗品种峰值蔗糖分最高纪录。
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一片片甘蔗试验田高大挺拔,绿叶接天。穿梭在2021型甘蔗实生苗家系评价核心试验区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科技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洪昌介绍,此次取得“高产”“高糖”突破的两个新品种。“想要识别甘蔗品种的好坏,只需牢记‘七言诀’,即‘高、大、强、硬、脱、无毛、水多’。此次成功选育的‘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在产量、茎型、抗旱性及抗病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是目前国内甘蔗优异种质的杰出代表。”杨洪昌说。
杂交亲本圃。杨丹摄
云南省是国内第二大蔗糖基地,承载着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安全的重大责任。要挑起这“肩头重担”,就要持续强化对甘蔗优异种质的培育更新。
从种茎脱毒、催芽、成苗到下地移栽,培育一棵高品质甘蔗种苗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每株培育成本在一元左右。而一个甘蔗新品种的研发突破,则要经过十余年的不懈探索。
为提高种源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充分发挥人才储备优势,以品种选育为核心,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整合出一套集甘蔗种源创新与应用、甘蔗新品种选育、蔗糖深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等为一体的产研发展模式。
蔗糖深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实验室。杨丹摄
下一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将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人才为驱动,奋力走好科技研发新征程。(杨丹、国福祥、李雪琼 开远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