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江城:灯笼果照亮致富路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2年12月17日09:39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冬日清晨,不少地方寒意很浓,可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却感觉不到寒意,阳光温暖地洒向大地,也洒在整董镇曼滩村黄绿交织的灯笼果地里。阳光滋润下,黄灿灿的灯笼果像一盏盏“金灯笼”,照亮着村民们的增收致富路。

一名村民正在分拣灯笼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一名村民正在分拣灯笼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很多人没听过灯笼果,它因果实外表包裹了一层纤维质外皮,像小灯笼而得名。又因金灿灿的果实隐藏在薄衣里,好似害羞的小姑娘,不少地方称其为“姑娘果”。

成熟后的灯笼果鲜嫩欲滴,散发出淡淡的果香。撕开它的表皮,轻轻咬一口,果肉在口腔里爆开的同时,清香绵甜的味道便在味蕾中绽放,随后弥漫出浓浓的奶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不仅好吃,小小灯笼果,价值可不小。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元素,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能清热解毒,对咳嗽、痰多、扁桃体发炎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功效。

不仅好吃好用,灯笼果种植周期短,一个多月便可采收。且收回的鲜果存放时间不短,能放三四十天。当然,除了吃鲜果外,还可以将它晒干泡水喝。

村民们采收的灯笼果。袁诗洁摄

村民们采收的灯笼果。袁诗洁摄

更重要的是,灯笼果售价不低,每公斤接近10块钱,按亩产五六百公斤算,亩产值很不错。

好打理、周期短、见效快……种灯笼果好处多多,江城县瞅准机会,决定在冬季农闲时节发展灯笼果产业,助农增收。

“山里倒是见过野生的,就是不知道适不适合规模化种植?”老百姓心里没底。

镇里请人对辖区土质、温差和气候进行测算发现,各项指标均符合灯笼果生长。

“没种过,赔了咋整?”老百姓仍放不开手脚。

整董镇党委政府引入内蒙古一家企业,流转村民土地种植,先行先试,种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

村民们除了拿土地流转金,还到基地务工,一拿报酬,二学技术,三看灯笼果产业到底行不行。

结果没让村民失望:他们拿到了报酬,学到了技术,更觉得种灯笼果能挣钱,种起来难度小。

底气有了,企业除了负责回收,还给足优惠政策:种苗免费提供;肥料、滴灌袋、地膜等,村民先从企业领,果子回收后再扣;技术全程指导。

村民赵花家一下子种了8亩,有部分地还是流转的,到现在为止卖了二百多公斤左右。按目前长势,预计每亩能有五六百公斤产量,按企业每公斤7至10元的回收价算,亩产值能有四五千元。

一名村民正在分拣灯笼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一名村民正在分拣灯笼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往年这时候,核桃打了,茶叶采了,正是农闲,大伙要么出去打零工,要么在家闲着,今年种灯笼果,农闲变农忙,值得!”赵花笑着说。

这几天地里活少,赵花到企业务工,负责分拣包装,每天工作八小时,工资120元。踏入她工作的库房,金灿灿的灯笼果映入眼帘,除赵花外,还有四五人一起忙活。待包装完毕,这些灯笼果将发往全国各地。

在企业带动下,“短平快”的灯笼果产业很快在曼滩村铺开,今年全村种植灯笼果近400亩。放眼全县,今年种植灯笼果3000亩。相信随着更多村民获益,种植面积还会继续增加。

“面积增加了,产量自然会跟着增加。到时会不会卖不上价?”老百姓心里又没底。

好在县里已着手规划灯笼果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子,打算延长产业链条,生产果脯、果酱等产品,把市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好好把产业振兴起来。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