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云南蒙自:同心筑梦建设“共享之城”【5】

——蒙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共享之城”篇

2022年11月07日10:08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鸟瞰蒙自。胡艳辉摄
鸟瞰蒙自。胡艳辉摄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州市一体、干群齐心,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采取最硬的措施、创新最实的方式、整合最多的资源力量,建设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幸福家园。

“我的家距办公室大约8公里,驾车上班20分钟就到了。”家住蒙自世纪花园小区的李晨晨说。在早晚高峰,无论是红河大道还是天马路、凤凰路,尽管车多人多不亚于大城市,但规划合理,所以,基本没有堵车现象,这是蒙自市民的“出行实惠”,也是城市文明的缩影。

连年来,蒙自市致力于建设“国家门户·滇南中心”,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锚定“成功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

以人为本,全民创建

依托智慧蒙自平台“蒙自通”打造“文明市民荣誉超市”。让市民在“一拍三记四兑”中发现城市环境卫生、车辆乱停放、私搭乱建等基层治理问题和不文明行为;持续巩固“全民吹哨、多元响应”的城市治理模式,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73支志愿服务队伍加入文明交通劝导和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实现群众在哪里,志愿者就服务到哪里;以提供就业岗位、热心服务等方式汇聚1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并肩共创共享文明城。

整体推进,全域创建

“蒙自这两年建设了很多公厕,太方便了。”市民点赞蒙自以“补齐硬件短板”形式巩固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的做法。在公园广场相继改扩建948个洗手设施,在市区、城郊结合部新建和提升改造卫生公厕268座,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等,方便市民生活。

每年“种下一片绿意,蒙自因我美丽”植树节成为常态,空气优良率达97.5%;12.5万亩石榴公园成为蒙自名片,“林果乡村·生态家园”建设不断推进,以佳沃、海升为代表的乡村振兴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乡村振兴新样板。蒙自,城乡距离向零迈进,“中国石榴城”“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无障碍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名片色彩更加靓丽。

州市联动,全面创建

“《蒙自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被纳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提升为《红河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红河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提振了蒙自创文的决心和信心。”蒙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创文办副主任花祖德说,红河州委每年召开创建动员部署大会,成立推进蒙自市创文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蒙自市创文办联动,以“日报备、周调度、月通报”模式督促工作开展。

同时,蒙自市也主动担当起“建成省域副中心和滇南区域首位城市”重担主动作为,搭建与之对应的“四级调度机制”,沿着“第一年达标提质、第二年塑造品牌、第三年示范引领”的步骤实施“点位达标工程、智慧赋能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从“三无小区”改造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乡村道路的硬化到红河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都为打造“滇南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态长效,全程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健步走’”。蒙自市每年把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创建经费逐年稳定增长,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市民文明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建成区面积达34.6平方公里;建设城市道路80余公里;累计投入20.4亿元开展社会救助39万人次,全市64169人高质量脱贫出列;投入21.98亿元发展教育事业;辅助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等,不断提升城市主体功能和文明层次,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同时,由蒙自市纪委市监委牵头组建督查组,落实白、黄、红“三色责任单”,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干部群众。

蒙自市民,激情满怀,正把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变成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巨大动力,齐心提升着城市的品质,也共同享受着城市折射的温暖。(王爱菊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