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从“不够吃”到“吃得美” 云南仓廪实 餐桌丰

2022年08月26日08:21 | 来源:昆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云南仓廪实 餐桌丰

  “最魅村姑”王富莲的2000多亩优质水稻卖到北上广深。供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昆明人都记得,当初去粮店凭票买的米都是广西米,现在粮店、粮票早已成为历史,云南人自己种的米不仅自己吃,还卖到了北上广深。据统计部门二十年的数据跟踪,前十年云南粮食实现自平衡,而这十年则实现了优质高产的新跨越。

  二十年前,云南自己产的粮食不够吃,要从省外调,主要原因是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差、生产方式落后等。2001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通过加大粮食生产、收购、储备等工作措施,推动全省粮食总产量由2001年的1486.3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794.9万吨,全省粮食由依靠外调到基本实现自平衡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通过大兴农田水利、科技增粮、高产创建等粮食增产措施,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再次大幅增加。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首次跃上1900万吨大关,达1930.3万吨,比2012年增加243万吨,增长14.4%,增幅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同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在粮食产量连增的背后,是云南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有效支撑起粮食安全战略,十年来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6240万亩以上。同时,随着全省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生产能力也在持续提升,从2012年的266.9千克/亩,提高到2021年的307千克/亩,增长了15.1%,高于全国同期增幅6.7个百分点,产量和单产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1年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云南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构建起了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优质粮食工程还实现了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粮食质检体系全覆盖,增加优质粮食150多万吨,促进农民增收20多亿元,既满足了农民增产又增收,又实现了人民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十四五”时期,云南将继续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产业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云南省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950万吨的目标。(廖兴阳)

  短评

  手中有粮心不慌

  闵晓阳

  云南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从一个粮食不够吃的省发展到自平衡且有盈余的省,这个巨变凝聚了无数人的汗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云南人现在不仅吃得饱,而且正在向吃得更好迈进。今年春耕,石林县石林街道办事处水塘铺村推广旱稻种植,种了一辈子苞谷的村民种起了旱稻,等到10月秋收,他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村民感激农业新技术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最魅村姑”王富莲用省农科院的籽种,在保山种了2000多亩优质水稻,卖到了北上广深,每千克售价60元,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二十年的坚守,云南人现在已经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