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曲靖这十年”系列报道之九

曲靖沾益工业强区态势强劲

2022年07月26日10:01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了200亿、300亿、350亿关口,从2011年的12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53.6亿元,年均增长9.7%。”日前,在“曲靖这十年”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委书记段庆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沾益区结合区情实际、融入发展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珠江源。

珠江源。

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十年来,沾益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区位实际情况,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定位,显现了区域发展的特点。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2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53.6亿元。

产业发展方面,沾益是云南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自1971年第一家工业企业在花山破土动工以来,在时代变迁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业、服务业并驾齐驱、协同发展的局面。

十年来,沾益区坚持工业强区,工业转型升级,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一园三片”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园区入驻企业从40户增加到148户,90万吨阳极炭素、40万吨有机硅、2万吨补锂剂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新型煤化工、绿色铝精深加工、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统统计数据显示,沾益全区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农业优先。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先后建成万寿菊、当归、银杏、红豆杉4个全国最大种植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滇黄精种苗繁育基地。保持了粮食总产连年丰收的良好势头,连续10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创建为全国首批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云南蚕桑十强县、云南首批“云药之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三产兴区。电子商务创业园获评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珠江源、新桥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珠江源、海峰湿地旅游环线全面贯通,累计接待游客18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9亿元,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德泽水库。

德泽水库。

深化改革

据介绍,沾益建制历经“三分三合”,经历了从集镇经济到县域经济、从县域经济到城市经济的快速转型,每一次的分与合都给沾益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沾益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国有企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

同时,创新建立项目“领办代办”服务管理制度,提升项目推进质效,“最多跑一次”“一枚印章管审批”“投资项目承诺制”“马上就办”等举措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落实投资项目代办、企业联络员、涉企检查报审“三项制度”等。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大力实施一把手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市场化招商。据介绍,目前10余家国内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扎根沾益,引进省外国内资金807.8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3.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近5000万美元。

40万吨有机硅项目。

40万吨有机硅项目。

城乡“一盘棋”

沾益是出省入滇的重要节点,是曲靖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在城市建设方面,沾益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92平方公里扩大到16.74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9.53平方米增加到16.33平方米,城区“六纵六横”道路交通框架基本成型。

同时,在老旧小区、棚改项目扎实推进,智慧城管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西河公园、玉林公园、西河国家湿地公园扮靓城市颜值、涵养城市生态,全力支撑曲靖一举创建成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取得优异成绩,国家卫生城市持续巩固,11个乡镇(街道)全部创建为省级卫生乡镇。

在乡村振兴上,沾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自然村公路硬化率从16%提升至61%,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从2689公里增加至3446公里,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电力、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常态长效管理,乡村面貌大为改观。

此外段庆东介绍,沾益辖区内德泽水库、九龙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建成,黑滩河水库破土动工。沪昆高铁云南第二大站—曲靖北站开通运行,标志着沾益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永安机场高速、宣富高速建成通车后将实现“乡乡通高速”,随着沪昆和渝昆高铁连接线的谋划推进,沾益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

以民为本

在脱贫攻坚中,沾益1.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

城乡收入上,沾益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翻了2.4倍、3.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在教育方面,沾益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得到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引进了一批职业大专院校。

在医疗资源方面,沾益区第二人民医院、圣德中科医院竣工即将投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数分别增长75%、178.8%,成功创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万寿菊种植基地。

万寿菊种植基地。

绿色沾益

在水系水域上,沾益是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40%,生态保护也成为沾益发展的关键。

沾益区落实“三线一单”要求,突出珠江源、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完善流域区域水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森林沾益建设。

近年来,沾益成功创建4个省级美丽河(湖),创成22个国家、省级森林乡村和7个生态乡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石漠化治理21.3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1.0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10.8万亩,完成造林面积2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段庆东说,沾益区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组建工业园区“环保管家”和乡镇(街道)生态环保所,严厉打击查处各类环保违法行为。同时,探索建立珠江源环境资源审判庭和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基地,有效打通环境保护司法与执法协作新通道。

近年来,沾益区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积极推进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和绿色升级,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0%,产业发展更加绿色低碳。

“沾益还启动了新跨越三年行动,将加快打造‘先进制造基地、城乡融合示范区、珠江源生态环境示范区’,全面实现沾益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段庆东信心满满地说。(黄森先、唐鹏、齐琦 文/图)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