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彝村的幸福蜕变

2022年06月16日14:4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永安村全貌。
永安村全貌。

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坐落着一个彝族聚居村——永安村。由于偏居一隅,交通不便,村里的老人大多不会说汉语,对外交流困难,永安村曾一度是巍山县的兜底贫困村,如何发展、致富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

近几年,永安村靠山发展,以山致富成为村里发展的“指明灯”。依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永安村探索出以华山松和泡核桃为主的林果经济产业,同时发展烤烟种植,实现了林上林下齐发展的路子。正值仲夏,永安村的山头浮岚暖翠,一户户白墙红瓦的彝家小院在山林中掩映其中,绘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春蕾女孩”筑梦彝村

永安村村主任苴有香曾是巍山县“春蕾计划”的受助者,完成学业后,苴有香毅然决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好工作,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曾经我也怀揣着一腔热情想往外闯,但我的家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大山里。正是因为村里经济落后,家境贫困,我受到了“春蕾计划”的资助,也正是如此,我更想带领村里走出贫困,走向美好生活。”谈起自己的成长,苴有香有感而发。

深知村里要长远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当选为村主任后,苴有香认真研究永安村的生态条件,认为当地适合发展种植业。但村里的老人思想观念陈旧,都习惯于守着自家的山地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要发展必须把‘独奏’变‘协奏’,资源必须整合起来。”于是,苴有香白天规划好相邻的种植区域,晚上便挨家挨户去鼓励村民把山地相互整合起来,一起种植华山松、核桃和烤烟。

村里的老人不会说汉语,苴有香便当起村民的“代言人”,了解村民的问题后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遇到村民犯难的种植技术问题,苴有香便自己去学习,之后又手把手一点点地教给村民。

“目前,全村户均拥有核桃17亩、华山松35亩,村里的生态优势都利用起来了,部分村民还在山脚下种烟,每年也都有6万多的稳定收入。”看着村里从“一抹绿”到“成片绿”,一年比一年富起来,苴有香笑意融融。

“多管齐下”增收致富

夏日炎炎,左加兴挽着裤脚,正在田地里忙碌着,追肥、打药,浸满汗水的笑容挂在脸上。左加兴是永安村里有名的致富“领头羊”,泡核桃、华山松、烤烟、养猪,一样不落。但几年前,他还只是靠种蔬菜维持生计的贫困户。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左加兴申请了3万元的贷款,和邻家村民整合了山地,大胆发展多元种植。

“只有多尝试,才知道什么合适,也只有多产业结合,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说起自己的“致富经”,左加兴头头是道。很多村民原本担心多产业发展会有更大风险,但看着左加兴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逐渐有了底气,发展林上经济的同时开起客栈、农家乐、发展彝族刺绣,纷纷探索着自己的多元致富路子。

“以前村里路难走,钱难赚,大家到关巍公路上摆摊得挑着担子走一个多小时土路,途中果蔬会有损耗,现在水泥路都铺到家门口,运输、灌溉都方便多了。村里还修建了小广场、公共厕所、歇脚亭,人居环境改善了很多,干净敞亮。”看着村子焕然一新,左加兴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如今,小彝村正在迸发着自己的潜力和后劲,村民们的生活通过勤劳努力“化茧成蝶”,正在幸福蜕变……(彭艳敏 文/图)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