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梅里时评

读博5年没发一篇论文 他为什么能坚持到底

2022年06月01日08:3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读博5年没发一篇论文 他为什么能坚持到底

  读博第五年还没有发论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2020年,正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读博的邵帅,写了一篇万字长文,讲述自己读博5年一篇文章未发,甚至连收13封拒稿信的故事。今年5月,邵帅已经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工作,现任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几乎每个博士生在读期间都会收到过拒稿信,甚至被拒次数远远多于13次。2019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名环境科学与政策专业博士生,用17封拒信做成裙子参加答辩,拒信做完裙子还剩下不少。“成功”的博士背后都有各自感人的故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坚持。

  究竟该如何看待科研过程中的挫折?坚持不该是盲目的,而离不开理性、科学性和反思性。

  首先,是否热爱科研这份工作,是博士生能否坚持下去的前提。邵帅说,自己遇到了一个支持和鼓励他的导师,读博的“坑”根本不存在,他对科研是热爱的。很多人对科研或许并不那么热爱,甚至也不明白读博意味着什么。虽然在收到录取通知会带来很多喜悦,甚至受到周围人的崇拜,但入学后无尽的论文拒稿,催生难以毕业的焦虑。与其说读博是去读书,倒不如说读博是去工作,博士生是需要一定量学术产出的,如果反感这项工作,自然无从坚持。

  其次,面对不断拒稿,更应该反思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从个人角度看,被拒稿很痛苦,而站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角度看,期刊版面本就有限,面对海量投稿,只能选择其中的优质作品。国外好多期刊即使不录用稿件,也会给出修改意见,可以促进年轻学者反思和进步。毕竟,对某个问题的研究需要长时间投入,修改也是一个不断打磨、钻研、积累和提升的过程。

  学术考核需要建立相应退出机制,也应当提供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很多博士生毕业后进入高校、科研院所,仍然会面临非升即走、合同约定科研指标等压力。绩效考核确实能督促年轻人不轻易“躺平”,形成持续奋斗的动力,但如果将考核周期限制在较短时间之内,违背了科研工作的基本规律,就会出现只追求期刊发表等级、论文发表数量的绩效考核“悖论”。

  如果考核标准只关心你的论文发在哪里,总共发了几篇,没人关注你写的是什么内容,没人在乎你的成果为推动学术发展的贡献度,年轻学者就会被考核指标绑架,从事纯粹研究的获得感自然难以实现。

  面对科研路途中的挫折,坚持是成功的砝码,也是个人内在品格的精神追求。而外部学术环境也要给予更多弹性空间,让年轻学者更加从容地坚持。(胡波)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