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云南分网>>云岭时评

破除推诿扯皮顽疾

2022年04月21日15:05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基层工作中存在不少“疑难杂症”,其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相互推诿不但影响基层团结,导致人与人的不信任,还违背了党的群众路线。基层干部肩负着基层发展的重任,只有做到不怕不躲、迎难而上,才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基层工作直面群众,事多人少、量大繁杂,可谓是“千线穿孔”,各种新问题、新状况层出不穷。有些工作时间长、资格老的基层干部仗着是前辈,对年轻干部呼来喝去,“好差事”揽着做;遇到不好做的工作、难啃的骨头就将压力转嫁给年轻人,常以“不懂电脑”为由推脱分内工作,嘴上夸年轻人啥都会,工作一甩手就给了年轻人。推诿扯皮是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和谐稳定的“肠梗阻”,要改变基层推诿扯皮现象,要从严从实抓好作风建设,落实抓好“关键少数”,同时发挥好绩效考评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发扬“传帮带”好作风。基层应推行“传帮带”机制,重点选配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村振兴优秀带头人等作为导师,重点聚焦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干部,多讲解方法、多传授经验,帮助年轻干部开拓思路;也不妨通过经常性谈心交流,为年轻干部解疑释惑、加油鼓劲,以传帮带激发老干部工作热情,发挥其优势,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制度再好,也要靠监督到位才能落实。从“关键少数”着手,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对履职不作为、不担责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切实做到奖惩分明,才能更好地将职责任务落实到位,下面的干部自然就会跟着领导务实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有效遏制推诿扯皮的现象产生。

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一个好的考核机制应当是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导向,基层应坚持奖惩相结合,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建立完善作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在“定岗定责”上分工明确,切实将作风建设情况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任免等挂钩,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起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沈瑶)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