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云南宁洱:时不我待聚力对外开放

2022年03月25日09:50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云南省宁洱县借助铁路的辐射力、影响力、吸引力,充分整合绿色产能、物流枢纽、生态旅游等资源,以时不我待的勇气和担当,聚力对外开放,以“三个工作法”推进实践抓落实,创新推动发展。

中老铁路开通这一历史机遇的到来,不光为宁洱改写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为宁洱物流业行业发展提速增效。

来到宁洱火车站货运站的货场,正在装载的纸浆、林板、硫铁矿均由普洱市内几家企业生产,除了硫铁矿运往昆明外,其他货物都发往福建泉州、湖南耒阳、新疆等地。

此外,从安徽巢湖站通过铁路运输发往普洱的稻谷、大米,新疆哈密站运过来的化肥到达宁洱后进行中转,几家物流公司的货车正依次排队装货运往仓储点。

为使这些货物能及时到达目的地,连日来,宁洱火车站的货场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尽可能实现快装快卸,在服务方面以“一站式”操作模式提升速度和效率。对境外物资运输,宁洱站也正在积极对接通道,搭建更加快捷的平台,直达终点。

宁洱火车站货运值班员张金明介绍,在国内,很多货物都是从宁洱站出发,可直接到达目的地。此外,宁洱火车站还积极打通出境通道,货物可实现直接出境,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节约客户成本。

据介绍,从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至今,宁洱站的客、货运量在逐渐增加。截至今年2月末,货物运输近38000吨,到达货物81000多吨,吞吐量已突破10万吨。列车装载的货品也越来越丰富,跨境物流也为普洱物流业带来诸多机遇。

宁洱某物流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中老铁路宁洱站的开通,公司的铁路运输订单越来越多,光一个工厂每天的运输需求量就达六七百吨。“随着中转货运量的增多,也给驾驶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更多的收入。”

宁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要求,围绕“思宁一体化”发展思路,普洱市、县两级联动,以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抓项目落实,共同发力推动普洱工业园区宁洱片区的开发建设。

目前,园区建设中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完成土地征收906亩,已完成80%场地平整工程;绿色林板家居产业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林地报批348亩,完成40万立方米轻质超强刨花板项目可研、环评、编制林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可研报告;粮食产业园建设项目完成可研评审,正在开展项目立项,林地土地报批及征拆工作已到位资金3.5亿元……

宁洱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曹坚介绍,稳存量,抓增量,对宁洱现有的22家规上工业企业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对于那些工业产值较高的企业,我们会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如帮助企业的原料或者生产能得到正常的保障,促进工业产值的提升,进一步为宁洱县的工业经济注入活力。”

借助中老铁路的辐射力、影响力、吸引力,宁洱县的民族团结、茶马古道、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也随着国际大通道的开通赋予了更大的开发潜能,而“绿巨人”的到来也给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激发了新的活力。

当前,宁洱已新增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茶旅咖旅融合、休闲农业、中药种植、创意农业为重点的一批田园综合体逐步呈现;一批生态旅居、温泉康养、民族节庆、茶咖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纷纷亮相。

为打造好铁路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宁洱县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高效干事的工作效率,以“快速反应、准确无误、创优服务、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三个工作法”的融合来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紧扣业态创新,充分发挥好宁洱物流枢纽优势,在用好政策、有效投资、区域协同、营商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超前谋划,善于突破,聚力打造铁路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努力开创宁洱经济发展新的局面。(杨媚、明配英、陶平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