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幸福触手可及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2年03月24日07:5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组织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区消防救援大队推荐了大队负责防火监督的张巧珍。可记者刚采访完,她就说:“少写点,我们一家挺平淡的,没啥可写的。”

有时候偏偏越平淡就越幸福,于是记者不打算如她的愿,好好讲讲他们一家人的平淡故事。也让各位读者细细体会下,什么叫幸福触手可及。

一家四口合影。受访者供图

“吐槽”

张巧珍今年41岁,丈夫张民忠(因职业特殊,为化名)比她大一岁,都是刚被挤进“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中年人的“标配”,这两口子也不例外:公婆几年前从农村赶来帮带孙子孙女,属背井离乡的“老漂族”;两口子一个在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禁毒大队做禁毒民警,一个在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防火监督,工作上的事儿都不少,特别是张民忠,照顾家里的时间有限。

两口子的相识有些老套,可像每天早晨起床要刷牙洗脸一样,张巧珍习惯性记住了两人相识当天的细节,甚至包括丈夫的穿着。

2010年5月14日,周六,当时还在西山区消防部门工作的张巧珍正加班整理档案,教导员找到她,说要介绍一个男朋友给她,喊着中午一起吃饭。张巧珍当时29岁,算大龄青年,相过几次亲,留了电话后就不了了之。教导员想做“红娘”,张巧珍没激动也没抗拒,“行就行,不行就算了!”她建议教导员把队里年轻、也没对象的女同事喊着去,教导员“不高兴”了,“是给你介绍对象,万一人家看上别人咋办!”张巧珍没再多说什么。

中午,教导员带着一家人和张巧珍赴宴,那头,张民忠和单位领导已在候着。张巧珍害羞,全程不敢看张民忠,只敢假装陪教导员家孩子玩。席间有人故意撮合二人,张民忠赶忙打圆场。“说实话,(第一)印象不咋样,感觉很壮,就穿了件坎肩,太随意了,而且话挺多。”3月23日,坐在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的办公室里,张巧珍笑着回忆过往。

席后两人互留电话,“以后多联系!”张巧珍之前几次相亲经历也用这句话结尾,后来都不了了之,没成想这次,电话当晚就来了。

电话那头张民忠说,自己第二天要去玉溪出差,问张巧珍想要什么,可以带回来。后者尴尬,“太直接了嘛!”她支支吾吾半天,没回答出个所以然来。第二天,出差回昆的张民忠果然没食言,带了筐草莓回来,还约张巧珍晚上吃饭。“妈呀!太快了!”张巧珍心里嘀咕着,又不好拒绝,喊着好朋友一起赴约。

一见面,就见张民忠捧着一大束玫瑰花走来,张巧珍尴尬,可心里挺高兴。只是她没想到,这是相识12年来,张民忠唯一一次给她送花。“婚后,偶尔我会旁敲侧击,碰到情人节啥的,我说别人都给媳妇送花了,他会说,都是些不切实际的。”张巧珍边笑边说:“男人啊,婚后本性就暴露了!”

故事继续。当天吃完饭,两人联系多了,慢慢建立恋爱关系,后来又谈婚论嫁。“说到谈婚论嫁,2011年夏天,带他第一次回成都见我爸妈,天气热,从昆明出发时他就穿着人字拖、大短裤,太随意了。下了飞机,我姐见到他,见他这副打扮,还有些不高兴。”张巧珍“吐槽”着,“好在他能说会道,说什么自己不是女婿是半个儿子之类的话,我父母也开明,没反对我俩。”

张巧珍夫妻俩。受访者供图

再“吐槽”

张民忠做禁毒民警,危险、常出差。婚后,张巧珍总担心,特别是两个孩子出生后,担心就更多了,尤其是丈夫执行任务时,她一宿一宿失眠。偏偏张民忠不爱把工作中的事拿出来讲,只是两口子闲聊时才会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些,每每这时,张巧珍表面淡定,内心后怕。

2017年,一次闲聊时,张民忠说他前段时间执行任务被嫌疑人抡圆朝脸上打了一拳,还是从警生涯第一次被嫌疑人打,张巧珍很担心,叮嘱丈夫以后小心点。还有一次,也是事情过了很久,张民忠才像讲故事一样讲起,自己和同事在昆明一个城中村抓捕嫌疑人,追捕过程中,他们和嫌疑人互相开枪,最后总算是抓获了嫌疑人。张巧珍脑子里满是后怕,“万一……”她不敢想。

张民忠不执行任务的日子,两口子的日子平淡简单,但不是没说头。“结婚前,他又是炒菜又是做饭,可积极了;结婚后,除非家里来客人,他才搭把手……”张巧珍又“吐槽”。

“吐槽”不代表她不疼丈夫。2015年,长期工作压力大,张民忠患上强直性脊柱炎,晚上睡不着觉,疼得冒汗,经常第二天起床被子都是湿的。张巧珍心疼,可啥都做不了。

张民忠坚持锻炼,加上治疗得当,病情后来有所好转,可晚上还是难以入睡,每天最多能睡五六个小时。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后,为不影响孩子休息,家里买了个床垫放到阳台,张民忠晚上睡那儿。半年后,孩子和张民忠不亲了,张巧珍觉得这是问题,又把丈夫喊回床上睡。她同时给三岁的女儿做工作,讲爸爸的身体状况,孩子慢慢习惯了爸爸很晚才睡。

婆媳关系难处,张巧珍家一样。自打两个孩子出生后,公婆就从曲靖老家赶来帮带孩子,观念不一样,小矛盾自然不少。拿孩子睡觉来说,张巧珍觉得孩子睡觉时间得固定,公婆觉得顺其自然就行。起初张巧珍据理力争,“有时非常生气”。

吵过几回,张巧珍慢慢看开了,“老人不容易,六七十岁了,背井离乡帮看孩子。我也是对孩子期望太高,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此后,她退让一步,“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行。”公婆看着儿媳妇让步,他们也让了步。

张巧珍夫妻俩。受访者供图

突然“换频道

孩子出生后,张巧珍慢慢把重心放到家庭,丈夫出差加班多,她有时委屈,感觉自己付出太多,可丈夫有时很淡定,张巧珍就很火。“但其实想想,他是非常细心、有责任心的,比我细心多了。”刚又打开“吐槽模式”,张巧珍突然“换了个频道”。

10多天前,女儿大半夜吐,张巧珍干着急,张民忠赶紧带孩子上昆明市儿童医院。又是核酸检测,又是各种缴费,都是张民忠忙活。张巧珍请假照看孩子,回到工作岗位的张民忠随时打电话问孩子怎么样,叮嘱孩子应该吃什么药,多长时间吃一次。张巧珍这时会觉得,丈夫挺好的。

不仅如此,张民忠虽常加班,可每晚一定会和妻子、孩子视频。“我就做不到,有时加着班,就忘了家里的事。”张巧珍惭愧地笑着说。

在一起12年,平淡了12年,可张巧珍越来越觉得,丈夫就是家里的主心骨。张民忠则觉得,这些年,家里没妻子不行。听得出,没有华而不实,都是些发自内心的感受。

谈到夫妻相处的秘诀时,“两口子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包容,多为对方考虑,少一些抱怨。”两人认真地说。

生活之外,两口子工作上相互支持,业绩都挺不错。丈夫这些年荣立过三等功,荣获过昆明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还被多次嘉奖;妻子也曾荣立过三等功,且多次荣获消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基层消防监督员等荣誉。“背后都有他(她)的功劳。”两口子很默契。

这就是张巧珍一家人的故事,是不是很平淡,是不是很幸福。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