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江城:铆足“牛”劲  壮大“牛经济”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2年02月25日08:0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哞、哞……”正月十五下午,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江城鑫福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牛场,牛儿正等着饲养员喂食。

地处中老越三国交界处的江城县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大县,截至去年11月末,全县有肉牛养殖户1469户,肉牛存栏4.8177万头,农业产值达1.9833亿元。

要把养牛大县晋升为养牛强县,当地举全县之力,搭建“政府搭台、企业带动、金融支持、农户参与”的路子,铆足“牛”劲,壮大“牛经济”,让“牛产业”成了县里的支撑产业、群众致富的殷实产业。

鑫福泰公司的养殖场,牛儿正茁壮成长。人民网 记者程浩摄

企业养牛  带着农户一起干

“去年出栏600多头,产值突破1000万元。”余彬是江城鑫福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福泰公司)副总,在公司位于康平镇勐康村的养牛场,他边喝茶边给记者算“养牛账”。

福建人余彬之前做工程,看养牛把稳,且江城黄牛品质不错,便和朋友合伙在江城办公司,全身心养牛。

起初养牛300多头,这几年行情好,鑫福泰公司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江城已建了两个养殖基地,肉牛存栏1421头。

路子走对了,鑫福泰公司承担起社会责任,带动更多人养牛。为解决周边农户想养牛可缺乏资金的问题,当地政府牵线,该公司尝试与5户养殖户签订托管合同,农户支付给其一定押金后将牛领回,12个月后交回,鑫福泰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饲养管理费。

拿托管母牛来说,农户交给公司每头牛6000元押金后,将怀孕两三个月的母牛领回。待母牛七八个月后产了牛犊,农户再养四五个月,到牛犊断奶时,将母牛和牛犊一并交回。鑫福泰公司退回押金的同时,支付四五千元的饲养管理费。

托管期间,草料农户负责,牛如果生病,兽医随叫随到,农户的饲养风险降低不少。

降低农户的饲养风险,寄养也是不错的方法。

40岁的李小平做饲养员,每月除了能领3000元工资,他还把14头母牛寄养在鑫福泰公司。

14头母牛,鑫福泰公司“管吃管住”,李小平平时喂牛,顺带就把自家牛也喂了。母牛下的牛犊,公司和李小平平分。

后者乐意这样做。

鑫福泰公司的养殖场,牛儿正茁壮成长。人民网 记者程浩摄

政府搭台  做好产业“保姆”

江城黄牛品质好,这几年,鑫福泰公司的牛不愁销路。

江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周强说,2018年7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江城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公告,“江城黄牛”成为江城县的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保障了江城黄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牛不愁卖,当地党委政府引导养殖户扩大规模,还给出实在政策。

去年12月17日,江城县绿创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国农业银行江城支行分别与授信农户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江城县首个“肉牛+保险+信贷”试点项目顺利落地。

“肉牛+保险+信贷”发展模式是专门针对农户养殖肉牛专项制定的金融扶持政策。农户购买肉牛时,通过购买保险,规避养殖风险,同时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以破解肉牛养殖存在的“群众无钱养牛”“养殖风险防控无保障”“金融政策不贴身”等难题。

养殖技术上,当地探索肉牛冻精改良技术路线。“经过冻精改良的小牛,饲养6个月就能卖到6000元至7000元,效益提高不少。”周强说。

牛粪也被有效利用,多数养牛场生产的牛粪用来生产有机肥,每吨能卖600元左右。

如今在江城,农户养牛积极性高,省内外企业也纷至沓来,在牛圈里寻找新商机。2020年,从事国际贸易多年的纳继辉和朋友接手了宝藏镇海明村的一家牧业公司,他计划用益生菌种的草做成饲料来发展养殖,逐步发展水肥一体化养殖。

鑫福泰公司的养殖场,牛儿正茁壮成长。人民网 记者程浩摄

下一步肉牛产业咋发展,2022年江城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重点工作时明确:用好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启动“江城黄牛”保种场和扩繁场项目,发展20个养殖试点村,确保肉牛存栏5.25万头、出栏2.66万头以上。

余彬还有更远打算:将一产与二产融合,做精深加工,提升肉牛养殖产业链,做大江城“牛文章”。

这点已有实践。江城县江府丰韵土特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丹说,该公司从2017年开始做江城黄牛肉加工,主营黄牛干巴条、手撕牛干巴熟食、牛肉酱等产品,每年卖出近20吨,年销售额在80万元左右。

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我们将吸纳更多农户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产业链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强劲赋能。”周强说。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