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梗流行,我們該如何用好語言?(四海聽音)
					2025年10月30日08: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小字號
				最近,江西一名語文老師面對學生滿口網絡熱梗、在課堂上耐心引導的視頻走紅網絡,不少人心生共鳴:當網絡熱梗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用好語言?
首先,需以平和視角看待網絡熱梗。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身份密碼與社交“快捷鍵”,網絡熱梗以其迅捷的傳播速度和強烈的圈層認同,在日常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滿足了信息溝通需求,也讓交流表達更加輕鬆有趣。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熱梗被大量制造、消費,且不分場合、情境使用,會逐漸侵蝕語言的豐富性。當“yyds”“絕絕子”成為贊美的萬能標簽,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優美的詞語,更是對事物差異的感知能力。直白、簡單的熱梗用得多了,表達能力也會在無形中退化。
語言是思想的邊界。漢語博大精深,蘊藏著無窮瑰寶。《詩經》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浪漫雋永,《史記》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豪邁氣勢——這些穿越時空依然熠熠生輝的表達,無不凝聚著古人對語言的極致雕琢,傳遞著豐富的內在含義。這也啟示我們,語言的力量,在於用更精准、更細膩、更具創造性的表達,捕捉獨特的感受,探索廣闊的精神世界。
修辭立其誠。用起來得心應手、表達上恰如其分,才能展示語言的優美。網絡熱梗一定程度上是時代的產物,我們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照單全收,而要追求一種表達智慧,在便捷與深刻、流行與經典中找到平衡。朋友閑聊、輕鬆互動時,讓網絡熱梗自在揮洒﹔而在需要深度思考和情感共鳴時,可以調用起語言寶庫中那些更豐厚、更具表現力的詞語。
當我們既能讀懂網絡熱梗的幽默機智,也能品出詩詞歌賦的深沉韻味,才能擁有這個時代最可貴的表達能力:在傳承中不故步自封,在潮流中不隨波逐流。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30日 10 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強國論壇
強國論壇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人民網+
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智作
人民智作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