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發展“一直興”(專家點評)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系統部署。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要求“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推進鄉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一系列重要部署為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明確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時也為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重要路徑。
近年來,“村BA”“村超”等“村字頭”賽事走紅,正是發展鄉村新業態、新產業的生動實踐。它們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推動觀賽旅游、餐飲住宿、農產品銷售等鏈條式增長,重塑了鄉村形象與發展生態,實現了從風景美到產業興的躍升。
尤為可貴的是,在這些賽事活動中,村民既是運動員,也是組織者、觀眾和受益者,賽事增強了集體認同與凝聚力。數字傳播的助力更讓賽事突破地域限制,激發全民參與熱情。更重要的是,“體育+文旅+產業”的融合模式,延伸了賽事價值鏈,增強了鄉村經濟韌性,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借鑒的發展新路。如今各地也紛紛借鑒經驗,舉辦“村字頭”賽事,以體育為媒推動農文體旅商全面發展。
下一步,還要在系統謀劃上下功夫,從產品創新、數據平台、人才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協同發力,持續推進鄉村文旅高質量發展:
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體促旅,深挖地域特色,推動“村賽”品牌化、常態化,避免同質化,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提升鄉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規范化水平﹔要推動鄉村文旅數字化轉型,運用新媒體拓展傳播渠道,建設智慧文旅平台,提升服務體驗﹔要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推動人才、土地、產業協同發展,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創業,培育懂農業、愛農村、善經營的新農人隊伍﹔要健全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成為文旅發展的主體和受益者,實現共建共享。
“村賽”現象証明,鄉村不缺資源。“十五五”時期,要更好將賽事熱度轉化為產業動能,推動鄉村發展從“一時火”走向“一直興”,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可持續的路徑支撐。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本報記者常欽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4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