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出台方案引導磷化工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到2030年雲南省磷化工產值擬突破1200億元
日前,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發布《雲南省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促進磷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立足雲南省省情,加強全產業鏈統籌規劃,引導磷化工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磷資源可持續保障能力和高效高值利用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施方案》明確,到2030年,全省磷化工產值突破1200億元﹔現代化磷化工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實現磷產業轉型升級和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
重點支持高附加值精細磷化工產業
《實施方案》提出,通過整合礦產、能源、產能、產業基礎等要素優勢集聚發展,進一步提升磷礦資源可持續保障能力、磷礦共(伴)生資源高效利用能力、黃磷等產品產能利用率﹔做好磷肥保供穩價,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補齊磷化學品短板,高純磷化學品、功能性磷化學品、磷系新能源電池材料、磷氟新材料、新型高效磷肥等高附加值磷化學品供給能力顯著提高,保障糧食、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實施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27年,全省磷化工產值突破1000億元,新增磷石膏年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磷化工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5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35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達120家以上,培育1家具有產業主導力、全球競爭力的一流磷化工企業。到2030年,全省磷化工產值突破1200億元﹔磷化工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8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45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達150家以上,形成5個以上磷化工產業集群﹔現代化磷化工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實現磷產業轉型升級和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
《實施方案》提出3個發展方向,明確全省磷產業未來鼓勵支持重點為高附加值的精細磷化工產業:一是助力新能源電池產業做大做強﹔面向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需求,以“優勢資源+龍頭企業”模式一體化垂直整合“磷礦—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鈉)”產業鏈條,穩妥有序發展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電解質等產品。二是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磷化學品產業鏈﹔構建以黃磷為原料的高純化學品、磷系功能性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體系﹔加快提升、推廣濕法磷酸淨化技術,對淨化酸和萃余酸進行梯級利用﹔推動磷化學品產業鏈向電子化學品、功能性精細化學品等領域延伸。三是加大磷礦共(伴)生氟、硅資源回收利用﹔進一步開發磷礦伴生資源回收技術,加快濕法磷酸配套氟硅酸法制備無水氟化氫,延伸發展含氟聚合物、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學品、醫藥農藥中間體等含氟新材料。
打造現代磷化工產業集群
《實施方案》還提出了7項重點任務,從科技創新、資源供應、結構調整、平台打造、綠色安全、集群創建等方面系統謀劃發展路徑。在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方面,立足全省磷化工產業基礎,支持上中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引領磷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在提升資源保障能力方面,通過加快找礦及“探轉採”工作進程,合理確定採礦規模、優化部門聯審機制,推廣應用新型選礦工藝技術裝備等措施,提高磷礦資源利用率,提升產業發展的資源保障能力。
在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嚴控新增產能,盤活現有產能。優化肥料、飼料產品結構,確保完成磷石膏“源頭減量”目標任務。強化磷、氟化工耦合,支持高純磷化學品、含氟新材料等精細磷化工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發展方式由規模擴張向精細化轉變。其中,昆明依托安寧產業園區,構建“磷礦—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鈉)”全鏈條產業體系﹔釋放晉寧、西山產業園區現有黃磷產能,延伸發展含磷阻燃劑、醫藥中間體和其他精細磷化工產品﹔推動祿勸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有機磷化工產業,促進磷鈦產業耦合發展﹔強化磷礦伴生氟資源回收利用,打造氟化工產業集聚帶。
在打造產業發展平台方面,加快推進化工園區建設,並根據資源稟賦繼續設立磷產業化工園區,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龍頭企業,引導企業間建立配套協作關系,打造現代磷化工產業集群。在高標准推進鎮雄磷基新材料產業集群開發方面,規劃構建“採選—精深加工—新材料”現代磷化工體系﹔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公共設施建設,推動採礦項目和磷基新材料項目同步投產。在推進綠色低碳和安全生產方面,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積極採用清潔運輸方式,加快礦山生態修復﹔加強污染物排放管控,提升水資源利用水平﹔加快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實現產消平衡﹔深入推進數字化、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應用。在拓寬開放合作渠道方面,省、州(市)聯動精准招商,引進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加強地區間產業協同,深化與省外校企合作,著力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
此外,《實施方案》還明確了5項保障措施,從工作機制、要素保障、資金支持、人才保障、產業生態方面加力推動產業發展,提供保障服務,確保目標順利達成。( 記者楊敏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