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持續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

激活新動能 推動大發展

2025年10月15日08:07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以前辦退休至少要跑3個部門、歷時兩個多月,現在隻需在一個窗口提交資料,不到10個工作日就辦好了。”家住昆明市西山區鶴唐福景小區的靈活就業人員劉先平拿到《退休証》時,感慨社保服務效率的飛躍。這個變化,是“十四五”期間雲南省以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從理念倡導走向實踐深耕,5年來,全省各地區各部門以過硬作風提效能、以務實行動抓落實,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雲南發展新局面注入強勁動能。

政治引領鑄根基

堅持把政治建設作為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先手棋”,雲南省委常委會修訂《關於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具體規定》,印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作機制》,各地區各部門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頭等大事,以“五學五課”深化理論學習,以“三檢視三克服”檢驗實踐成效,以作風大轉變、效能大提升的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雲南省各地區各部門將提升政治執行力作為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第一要務,對標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提效能、抓落實、促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把總書記為雲南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持續深化見真章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省委作出開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安排部署,5年來持續深化推進。2021年奠定理念基礎,提出“三個工作法”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明確改進作風抓落實的核心方向﹔2022年以制度機制建設為抓手,印發《雲南省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規定(試行)》,將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貫穿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2023年融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堅決糾治“十種典型問題”、大力倡樹“十種鮮明導向”,有力推動作風轉變與效能提升﹔2024年結合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實施“減負增效雲南行動”﹔今年以來,通過深入踐行主動想、扎實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進一步鞏固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成果。

5年來,全省上下形成了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的濃厚氛圍,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從理念提出到實踐深化,從單點突破到系統推進,成為推動雲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創新方法提效能

“一把手”當“施工隊長”,帶著大家一起干、領著大家一起干、教大家一起干,帶動各級干部抓好招商引資、教育醫療、促農增收等工作。今年上半年,16個州(市)“一把手”“走出去”開展招商70多個批次,協議金額超過400億元。省級部門開展“一把手”政務服務走流程,推動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9.48%,全程網辦率達85.52%,205類電子証照實現移動端“亮証”。

5年來,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讓每一項工作實起來落下去,推動全省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要求,掀起大抓產業、大干項目的熱潮。帶著問題走入基層,把辦公室搬到項目建設的一線,搬到招商引資的一線,搬到鄉村振興的一線。通過樹典型“一花獨放”轉變為“百花齊放”,形成示范引領、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基層減負破難題

“十四五”以來,雲南省堅持問題導向、敢於較真碰硬,多措並舉深入整治,推進為基層減負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文山會海”得到有力遏制,基層迎檢迎考、接待負擔大幅減輕,縣鄉村責權能匹配度明顯提升,一線工作力量得到有效充實,干部不再耗費大量精力填表報數、交材料,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工作落實,為廣大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據省效能辦介紹,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創新措施辦法、完善制度機制,不少做法走在全國前列。其中,省專項工作機制辦在全國首推為醫院減負,出台《規范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承擔非醫療任務有關措施》,防止非醫療任務隨意進醫院﹔制定《雲南省與為基層減負一致性評估工作規程》,對文件、會議、調研、借調干部、舉辦節慶論壇展會活動等全口徑開展評估﹔省委辦公廳、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在全國首家開發建設“督檢考”備案管理和調研電子報備平台,加強事前統籌管理,減輕基層接待陪同負擔﹔省委社會工作部在全國率先出台《村(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工作指引》,鞏固規范村級組織“濫挂牌”成果。

助企發展添動能

華為雲南區域總部項目從簽約到土地挂牌供應僅用時19天,這得益於昆明市完善項目會辦、並聯審批、容缺預審、全程代辦等工作機制。早在2022年,雲南省就把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廣“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和政務服務“不打烊”延時服務模式,緊盯企業群眾反映突出的“中梗阻”問題、久拖不決的堵點痛點,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

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今年上半年,省發展改革委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深化“廳局長坐診接訴”制度,通過“坐診接訴”“巡診”“上門問診”活動,受理和解決企業訴求419項。省司法廳制定出台《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16項措施》,推行“綜合查一次”,實行“掃碼入企”,嚴防隨意檢查、任性檢查。省政務服務管理局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壓減率超過80%,企業破產信息核查、企業注銷登記、新生兒出生3個“一件事”入選國家典型案例。全省各地區各部門便民服務效率和服務企業效能不斷提高。

民生改善暖民心

民生領域的變化最能感知作風溫度。5年來,全省各地區各部門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改進作風提升效能的重點,聚焦教育、醫療、就業等深入一線解難題辦實事。

“編外院長”定期帶隊義診,村衛生室配齊了常用設備,村民小病再也不用翻山越嶺。“編外校長”給村裡學校修了新食堂,孩子上學家長更安心。通過教師“省管校用”、醫護人員“省管縣用”,全省實現職業教育資源、三甲醫院州(市)全覆蓋。開展社保服務“康乃馨”行動,組建社保服務先鋒隊,為群眾提供“點對點”“面對面”社保服務。持續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干部定期入戶排查,行業部門常態監測篩查,實現線上“找政府”無障礙、線下“政府找”無死角。省人大常委會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達標滯后、農民工返鄉就業培訓質量不高等問題進行質詢,督促問題及時解決。省政協深化拓展院壩協商行動,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社會治理緊密結合。這些民生實事讓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記者 王雲)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