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相關部門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城市工作會議精神——
奮力開創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10月11日,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會議受到雲南省干部群眾廣泛關注,引發熱烈反響。雲南省相關部門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一致表示,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上來,堅定信心,真抓實干,為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貢獻力量。
優化城市體系 加快內涵式發展
抓城市工作,首先是布好局。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在優化城市體系上下功夫。
省發展改革委城鎮化處處長經壯表示,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對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進行了系統安排,將把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結合雲南省邊疆民族地區特點,圍繞“一圈一群兩翼一帶”布局,不斷優化全省城市體系。要強化產業分工和空間聯系,推動滇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促進昆明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做強做精昆明核心功能,加快曲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分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持續打造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文旅名縣、口岸強縣﹔以邊境縣城、邊境重點鄉鎮、口岸、園區為支點,持續提升邊境城鎮穩邊固邊、人口集聚、安全發展能力。
“省委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城市工作的總體思路,為我們准確把握新時代全省城市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指明了工作方向。”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唐永紅表示,目前全省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轉變,將結合自然資源工作職責,服務城市發展方式轉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具體工作中,要通過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促進城市內涵式發展,構建協調有序的城鎮體系﹔通過深化詳細規劃改革,推動城市結構優化,促進城市高品質發展﹔通過構建安全韌性城市空間治理體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通過加強規劃土地政策供給,服務城市可持續發展。
推進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功能
城市更新,是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促進增收的有效途徑。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對推進城市更新作出明確部署。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更新處處長戴丕棟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指導州縣兩級抓緊謀劃今后5年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目標任務及項目庫,上下貫通編制好全省“十五五”城市更新行動規劃。同時,堅持“微改造、有業態、有效益”的理念,強化規劃引領,加強項目謀劃,算好項目資金平衡賬,更加注重政府投資效益,著力培育各類業態和消費場景,探索“產、城、人”融合發展之路,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他還表示,將引導各地堅持科學更新、有機更新、可持續更新,加強存量資源資產盤活,堅持“留改拆”並舉,以保護利用提升為主,更多採取“繡花功夫”實施“微更新、微改造”,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活力。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素。省交通運輸廳綜合運輸處處長何盛龍介紹,“十四五”期間,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牢牢把握交通運輸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定位,立足“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努力提升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持續深化交通運輸優質服務創建。各地機場、火車站、公路服務區等融合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改造升級場站環境,結合春運、暑期、小長假出行特點優化服務流程,“晚安長水”過夜服務、“易暢轉”旅客聯程運輸、“星光·瀾湄號”跨境旅游列車等特色IP出圈出彩。“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目標,不斷完善城市交通綜合治理體系,促進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努力使公眾出行服務供給更加多元,增強人民群眾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何盛龍表示。
扮靚城市顏值 守牢安全底線
打造綠美城市,雲南最有基礎、最有條件。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在城市綠化美化上下功夫,讓每一座城市都更加美麗。
作為全省首個獲認証的國際濕地城市,大理市濕地總面積達26782.15公頃,森林與濕地佔國土總面積的53%以上,山水相依、濕地與城市相融,交織成生態宜居的城市圖景。“我們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結合大理實際抓落實、促轉化,聚焦濕地修復、城市綠網完善等重點領域開展相關工作,為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打下更堅實的綠色基礎。”大理市林草局副局長孫家榮表示,將立足大理生態宜居的獨特優勢繼續努力,讓“國際濕地城市”這張名片更加亮麗,讓市民與游客都能真切感受到大理的綠色之美。
“核與輻射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事關國家安危、人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的重要保障。”省生態環境廳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處副處長王偉明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將持續做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牢牢守住全省核與輻射安全底線,為全省經濟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抓好城市治理 讓市民安居樂業
城市發展,既要抓好建設,更要抓好治理。
“作為城市管理工作人員,我們要以‘繡花功夫’雕琢美好城市。”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鄉建設管理執法監督處副處長周福林表示,將堅持黨建引領與重心下移,強化頂層設計與機制創新,突出精細治理與智慧賦能,夯實法治根基與規范運行,完善科學評價與長效投入,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和繡花成錦的工匠精神,持續抓好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跨部門跨層級執法協作,推動城市管理和社區服務與“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融合,推進城市管理進社區,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努力構建與時代發展同步、與人民期盼同頻的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格局。
省數據局數字社會處處長唐浩淞表示,要落實好“推動城市智慧治理”的要求,把握好智慧城市與創新城市、宜居城市、美麗城市、韌性城市、文明城市這“五對關系”,結合雲南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民族特色和邊疆治理需要,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驅動力,賦能現代化城市發展。要豐富拓展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促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和產城深度融合,建設有雲南辨識度的智慧城市。要運用智慧化技術開展城市智慧治理,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讓智慧城市真正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守護者。(記者 陳曉波 段曉瑞 朱丹 李承韓 王璐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