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合規”護航 筑牢企業經營根基

近年來,雲南省稅務部門聚焦產業痛點,錨定企業轉型需求,從政策落地、服務優化、精准監管三方面發力,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滴灌式”舉措為企業筑牢合規“根基”,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
稅惠賦能,制造企業從“粗放”到“精細”
雲南某林紙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將“誠信納稅、合規經營”置於核心地位,嚴格規范財務核算與納稅申報流程,將稅務合規責任細化到各部門、各崗位。
“企業能在二十多年中持續發展壯大,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都離不開‘合規’二字。”雲南某林紙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何勇介紹,在企業向節能精准轉型的過程中,稅務部門幫助良多,圍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適用標准、歸集范圍、申報流程和備案要求等關鍵內容,提供“一對一”政策解讀與模擬填報輔導。2024年企業合規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840萬余元,為76萬噸化學漿技改項目注入新動能。
合規經營是助推企業創新轉型的“加速器”。從發票開具審核到納稅申報校驗,從政策適用判斷到風險隱患排查,雲南省稅務部門持續聚焦轄區企業內控機制建設,激活企業合規經營的內驅動力。
墨江縣某虫膠有限公司一直關注自身合規建設,制定財務管理辦法、設立專職崗位、規范合同審核、做好憑証合規管理、開展審計工作,合規經營已嵌入企業的全鏈條。
據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洪康介紹,在研發創新的關鍵時期,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及時提醒和政策輔導,不僅降低了涉稅風險,2024年還合規享受到先進制造業進項稅額加計抵減優惠27萬余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06萬余元,增添了發展的信心。
緊跟服務,金屬企業控“高耗”轉“低碳”
鎮沅縣內黃金遠景儲量100噸,居全省第一位、全國第五位。鎮沅某貴金屬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當地金屬業的龍頭企業,在綠色稅制的正向激勵下,企業加快低碳轉型步伐,從曾經的“排污大戶”蛻變為循環經濟樣板。
“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尤其要筑牢風險防控底線。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馮立英表示。為此,當地稅務部門組建專屬服務團隊,通過納稅信用評價預警提醒、上門輔導講解納稅信用修復規定等方式,幫助企業及時糾正政策適用偏差、規范稅費申報,促進稅收治理能力和納稅遵從效能雙提升。
在稅務部門引導下,公司不斷完善稅務合規制度,設立專職稅務合規崗,將風險防控納入日常考核,確保業務環節“有標准、可追溯、嚴問責”。同時,定期參與稅務部門“征納互動”培訓,將最新政策融入員工必修課,顯著提升全員合規意識。
嚴控風險,食品企業由“舊貌”煥“新顏”
佤味牛皮是雲南西盟的特色美食,通過“公司提供技術+工坊提供原料+網紅直播帶貨”的模式,佤味食品迅速火爆“出圈”,月銷售額首次超過千萬元,成為當地重要產業。
但隨企業高速發展而來的是傳統管理模式下不斷放大的稅務風險。“佤味食品制作的調料多向零散農戶採購,農戶缺乏開票條件,我們也沒有意識到需要嚴格取票以列支成本,導致公司財稅負擔逐漸增加。”雲南西盟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葉肖表示。
為引導企業合規經營,當地稅務部門聚焦本地特色食品行業發展,精准捕捉到企業存在農產品進項抵扣憑証缺失風險,針對暫不具備開票條件的零散農戶採購項目,輔導企業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使零散成本也可溯源。同時,為企業不定期進行“稅務體檢”,確保風險可控,經營合規。
“公司從自家經營的小作坊成長起來,管理還停留在傳統模式,缺乏專業的財稅人員,隨著生產規模擴大,經營風險也漸漸暴露出來。”葉肖介紹,多虧稅務部門的及時輔導,幫助公司規范稅務申報操作和發票開具,企業合規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經營信心也更足了。(羅強)
來源:雲南省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