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豐收在望 增收在手

2025年09月23日08:23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

近年來,雲南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3815”戰略發展目標“三年上台階”的實現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做好“三農”工作至關重要。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雲南用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台階、農民生活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的亮眼成績,致敬耕耘,禮贊豐收。

向新而行 農業增效益

近年來,雲南省全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高集約度、高科技農業,發展品牌農業,拓展農業多樣性功能,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有力促進了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高效農業、共享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數智賦能,積極探索“大數據+農業”,保山咖啡產業有了新活力。“目前公司運用的是水肥自控系統,實現提前1年挂果投產,精品率達到71%。”潞山雲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江春介紹,通過科技化、標准化的種植方式,咖啡品質得到提升。

逐綠而行,沃土生金。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優勢,在不同海拔區域布局特色種植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勾勒出鄉村振興詩意長卷。草果林、小漿果園、茶園,一抹抹躍動的青翠,既是希望的顏色,也是豐收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雲南加快打造“綠色雲品”,做優做強高原特色農業,“雲系”經濟作物生產形勢總體良好。

發展的同時,雲南嚴守糧食安全、耕地保護兩條紅線。

今年以來,為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全省各地全力以赴穩面積、提單產、提品質、挖潛力,鞏固大豆油料擴種成果,推進糧經協同發展。把高標准農田建設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一體謀劃推動,不斷探索發展新模式。

只要單產提高1.1公斤,雲南的糧食產量就可以突破2000萬噸。推動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成為今年雲南糧食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各地抓好整建制示范縣創建,統籌用好各項支持政策,爭取打造一批州市級、縣級、鄉級示范樣板,持續發力提高技術到位率、裝備匹配度。

玉米重點推廣耐密抗倒品種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水稻重點推廣優質高產品種,集成集中育秧、機械栽插、側深施肥、一噴多促等技術模式。目前,各糧食產區紛紛傳出有望豐產的好消息。

以人為本 農民增收入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2022年以來,全省上下把農民增收擺在“三農”工作首要位置,扎實推進農村居民持續增收3年行動,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聚焦產業、就業兩個重點持續發力,同步推進農村改革增加效益,《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各項指標全面提升。

在總結推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牛油果“334”等10余種聯農帶農模式的同時,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

會澤縣“三個組織起來”促農增收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分層分類、因地制宜,帶動8000戶有勞動力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條“黨組織+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促農增收新路子。

宣威市落水鎮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返租倒包、承包管理經營、土地入股保本經營分紅等4種模式,聯合農戶共推白芨產業發展增收致富,覆蓋2個村委會600戶農戶,村集體每年實現收益20萬元,農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梳理聯農帶農模式時不難發現,激發農民內生動力成為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錨定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左右的目標,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級相關部門,聚焦糧食生產、畜牧業增長、特色產業挖潛、轉移就業等方面工作的提質增效,持續抓實農民增收各項工作,同時,積極謀劃實施新一輪促農增收3年行動。

今年,省人社系統已啟動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攻堅”行動,加強返鄉回流監測幫扶。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在重點工程項目和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推廣實施以工代賑,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符合安置條件的盡量安置,開展“家門口的務工車間”試點,促進就地就近就業。

推窗見綠 農村增活力

近年來,雲南聚焦“1+1+5”重點任務,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總結推廣“牟定模式”“馬關經驗”,村庄衛生戶廁覆蓋率、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設施覆蓋率分別達75%、55%、88%,鄉村面貌持續改善,為鄉村旅居業、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六郎城、土瓜沖、曼海村等一批旅居村脫穎而出,成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典范。

村庄有“面子”更要有“裡子”,雲南農村“兩污”治理有力推進。2024年,建立農村生活污水底數清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因地制宜推進治理,全省治理率達55%﹔加強農村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建設,全省鄉(鎮)鎮區、村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分別達95%、89%。

圍繞綠美鄉村建設,全省各地合理規劃布局綠化空間,圍繞“四旁”“四地”開展立體綠化美化,整體提升鄉村生態質量。全省新建或改造提升綠化面積1071.35萬平方米,新增植樹308.06萬棵(株),建設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20.6萬個(處),美麗庭院27.3萬個。

按照破牆透綠、見縫插綠、培植綠籬的思路,曲靖市麒麟區實現三角梅、爬山虎、綠蘿等藤蔓植物垂直空間綠化。芒市遮放鎮依托企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眼球經濟,積極推進鄉村休閑旅游,成功打造了稻田花海、幫解茶園、藍莓採摘園等一批現代農業高端果蔬加工基地,三產得到有效融合。

雲嶺大地熱潮涌動,各族干部群眾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共同譜寫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壯麗篇章。(記者 王淑娟)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