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三十余載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逆風飛翔

“我無法讓肢殘學生自由奔跑,也不能讓聽障孩子聽到音樂,或讓視障學生重見光明。但我始終相信——知識與信念,能為他們編織一雙飛向未來的翅膀。”這是雲南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副校長石紅堅守了三十余年的教育信念,也是她朴素而堅定的心聲。
出生僅10個月,一場大病讓石紅的左腿落下殘疾,從此拐杖成為她行走的支撐。因此,她更加珍惜每一個機會,刻苦學習,堅強生活。從文學學士到教育碩士,她一步步為自己鋪就前行的基石。
1993年,石紅大學畢業進入雲南省華夏中等專業學校(現為雲南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工作。光陰荏苒,她與學校共同成長,在特殊教育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用手語搭建橋梁,用關愛傳遞希望。
石紅在工作中。人民網 尹馨攝
手語撐起“不一樣”的世界
30多年前,當石紅第一次走進教室,看到聽障學生相互用手語熟練交流時,她倍感茫然、焦慮。學校對新教師進行的10天手語培訓遠遠不夠,她只能將要說的話全都寫在黑板上。
“手語不僅是語言,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石紅深知,若不能掌握手語的邏輯和所要表達的情緒,便無法真正走進聽障學生的世界。於是,備課時除了准備教學內容外,她還要花更多的時間苦練手語。
為教好聽障學生,石紅以校為家,以便隨時能和學生交流。下課后,她在食堂裡與聽障學生一起就餐﹔學生們在操場上打籃球,她就在一邊陪伴。遇到看不懂的手語,她就寫下來,虛心向學生請教。兩年時間,石紅從零起步到流暢溝通,成為了學生願意交心的知心姐姐。
“手語也有‘方言’,語序和漢語有差異,在教學中要引導聽障學生打破手語思維,轉變成漢語思維和語序。”石紅常說,教育要精細、要個性化,隻有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溝通。
石紅結合殘疾學生的特點,探索教學規律,鑽研教學藝術,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語文課上,她組織學生們開展形象生動的討論交流、情境教學,盡可能地給學生呈現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狀態,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教學之余,石紅也不斷積累經驗,在特教領域中探索、總結,不斷增強自己的業務技能,在此基礎上撰寫的論文曾在國家級及省級的論文評選中獲獎。面對特殊教育中專缺乏具有針對性教材的問題,她積極參與編寫了特殊教育中專學校德育教材、聽障學生的語文教材和溝通交流練習冊。
2017年,在石紅的指導下,聽障學生站上了雲南省中職學校演講比賽的舞台,與健全學生同場競技。他們不僅出色地展示了自己,更一舉奪得一等獎,作品也被選中代表雲南省參加全國大賽。
“雖然聽不到優美的音樂,世界在我們眼裡是安靜、沉默的,但我們依然渴望一起走過天空下同樣的季節。我的手語是空靈的舞蹈,是白描的畫,是想象的詩,我用它來描繪世界、解釋世界、理解世界。”當聽障學生溫明媱站在全國演講比賽的舞台上,用手語表達出心聲時,全場觀眾為之感動。
用心營造愛的課堂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石紅的眼裡,這些“不一樣”的孩子或許承受著命運的波折,但有了關愛的陽光,他們一樣能在自己的世界裡,綻放出獨特的光彩。
對待學生,無論是優點還是不足,石紅始終懷著一份深刻的共情與職業認同。除了傳授知識,她更希望成為陪伴他們心靈成長的一股力量。
當學生因家庭或自身原因對生活感到絕望時,石紅總是與他們促膝長談,耐心開導,用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帶他們走出陰霾﹔有學生凌晨生病,她及時送醫,充當醫生與學生之間的手語翻譯,幫助醫生准確找到病因﹔當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面臨是否繼續學業的抉擇時,她則全力幫忙想辦法,有時還自掏腰包,給困難學生送一些生活必需品。
家長們遇到親子溝通的困惑,第一個想到的是她﹔畢業多年的聽障學生陷入法律糾紛,需要手語翻譯,依然回來找她。而石紅,始終伸出援手,用專業與溫暖,一次次為他們化解難題。
令石紅最難忘的,是被學生接納后的第一個教師節。那天她一走進教室,學生們就送上一束鮮花,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石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快樂”。那一刻,她站在講台前,眼睛濕潤了,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委屈,都在孩子們真誠的表達中,化作值得。
與年輕老師共同成長
2017年,雲南省華夏中等專業學校升格為高職院校,特殊教育專業卻因師資、課程空缺,直到第二年才正式啟動招生。沒有專任教師,沒有成熟的課程體系,一切從零開始。盡管當時已承擔校級管理工作,石紅仍接過了專業負責人的擔子。
她帶著團隊從梳理專業基礎課開始,一起編寫課程標准,逐步搭建起完整的培養體系。《特殊教育學》《特殊兒童評估》《特殊兒童病理學》……這些都是成為一名特教教師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針對智力障礙、孤獨症等群體,石紅也在課程設計時提出相應調整建議,將教育心理學和相關康復課程列入教綱。此外,音樂、繪畫等技能訓練也被納入特色培養方案。
“為了讓課程體系更完善,我們還深入推進融合教育。”石紅說。她多次帶隊深入各地特校和康復機構調研,了解實際崗位需求,讓課程體系與真實就業精准對接。
開學第一個學期,石紅給新生上課。面對這些未來的特教老師,她除了講教育學理論以外,更希望為他們樹立正確的特殊教育觀,培養職業認同感。“我希望他們能夠陪同特殊孩子共同成長,能真正走進孩子們心裡。”
長期以來,石紅認真負責、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和充滿愛心的行為品質贏得了師生的認可和尊重,曾多次獲得“昆明市優秀園丁”“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始終秉持一個信念——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盡力相助。
如今,石紅的學生裡已有不少人走上了講台,成為優秀的特教老師。“看到他們畢業后依然堅定地選擇了這條路,我想,這大概就是傳承吧!”石紅欣慰地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