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撫恤金分配引發家庭糾紛 綜治中心高效解紛

2025年09月13日08:49 |
小字號

近日,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綜治中心聯合縣某單位,成功調處了一起因撫恤金分配引發的家庭糾紛。該案件涉及人員關系復雜、情感糾葛深,調解專班以親情為切入點,平復各方情緒,為五方當事人解決了煩心事。

撫恤金作為對逝者家屬的撫慰及經濟補償,本應起到慰藉家屬及保障生活的作用,然而此次案件中撫恤金卻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今年八月起,姚安縣某單位已故職工甲某的家屬多次前往單位反映訴求,要求盡快解決撫恤金領取問題。由於甲某家庭情況特殊(屬兩次婚姻,育有同父異母四名子女),家屬之間對撫恤金分配比例存在嚴重分歧。

雖經單位多次協調,仍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導致撫恤金遲遲未能發放,善后工作陷入停滯。面對這一棘手問題,該單位及時向縣綜治中心反映情況,請求協助化解矛盾。中心迅速統籌力量,聯合相關單位組成調解工作組,經了解,甲某與乙某於1961年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1972年二人離婚。此后,甲某與丙某於1975年再婚,又育有一子一女。2024年甲某病故后,根據其單位通知,其家屬可領取一次性撫恤金共計23萬余元。然而,乙某所生子女與丙某及丙某子女五人之間因長期關系不和,始終無法就分配方案達成共識。

面對這一涉及家庭關系與法律適用復雜的案件,調解組制定專項方案,工作人員多次與五名當事人逐一溝通,深入摸排各方真實訴求,精准把握爭議焦點與各方意願。

掌握情況后,調解組採取“背靠背”情緒疏導與“面對面”協商相結合的方式,從情、理、法多維度耐心勸導,以情感疏導緩解對立情緒,以事實分析厘清爭議核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明確法律關系與法律后果。

經過多番釋法說理,五名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現場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書》,糾紛得以圓滿化解。(陳穎、夏明雄、胡怡琳)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