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夢華錄》——
當古風遇上歌劇(看台人語)
2025年08月19日07: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歌劇《夢華錄》劇照。 |
看到歌劇《夢華錄》的名字時,心中不禁打了兩個問號:40集體量的電視劇,如何改編成2個多小時的舞台劇?舶來品的歌劇,能否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電視劇《夢華錄》脫胎於關漢卿元雜劇名作《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歌劇版提煉了其中不畏強權的精神內核,延續了電視劇中女性情誼的現代詮釋,剪掉了旁逸斜出的枝枝蔓蔓,集中筆墨講述趙盼兒、宋引章、孫三娘自立自強、互相幫助的故事。
作為歌劇,作品用樂器凸顯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趙盼兒的音樂主題以古箏為主,清麗中蘊含堅韌﹔顧千帆的旋律由簫笛主導,俠肝義膽、悠揚自由﹔宋引章的琵琶情思纏綿,溫柔婉轉,與西洋交響樂撞出火花。舞美設計古風濃郁,宋代市井風光的藝術化呈現,讓觀眾仿佛置身繁華的汴京城,感受當時的物阜民豐。舞台以屏風重構時空,演員在屏風前后穿梭,變換著空間場景,也投射出人物內心的悲喜。
整場看下來,古風與歌劇融合,形式很新穎,但若說“融”得完整絲滑,那還不夠。以唱詞為例,有時使用古詩詞和文言短句,部分段落又摻雜現代白話,給人割裂突兀之感。
(北京市朝陽區 萬 鴿)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9日 20 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