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黨政“一把手”當好防汛第一責任人

對於正處防汛關鍵期的雲南來說,做好防汛工作從來就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對那些關系群眾根本利益、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的事,務必時時放在心上、親自抓在手上。”雲南省委書記王寧說。
8月11日,王寧出席全省防汛工作會議並講話。
入汛以來,雲南聞“汛”而動、以“迅”應汛,各級黨政“一把手”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抓牢防汛工作,縱深推進“1262”機制有效落地落實,有力應對汛情災情。全省21起成功避險避災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階段性成績固然可喜,但防汛這場大考仍在繼續。
8月11日,全省防汛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再次就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工作進行部署。基於雲南汛期長、防汛任務重的實際,王寧強調,必須堅持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防汛。
王寧要求,各級黨政“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責任,當好“施工隊長”,加強統籌調度,督促工作落實,務必把防汛工作時時放在心上、親自抓在手上。
(一)
雲南地質環境較為脆弱、氣候復雜多變,特別是今年入汛以來,全省已發生了16輪強降雨,比去年同期多了6輪,極端天氣多、防范難度大。異常嚴峻的防汛形勢,決定了雲南的防汛工作責任必須縱向貫通、層層壓實。
雲南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連續召開多次會議,安排部署全省防汛工作。
6月26日,在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上,省委、省政府就對做好防汛工作作了部署﹔7月3日,省委書記王寧、省長王予波到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調研全省防汛工作,召開會議研判汛情,部署下一步工作,強調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精心准備、有力應對,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確保全省安全度汛﹔7月29日,省委再次召開會議,就全省防汛工作又明確了4個方面工作要求。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將“時時放在心上”的責任和“親自抓在手上”的要求,具化為高效率的會議部署、高規格的現場調研。這些都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防汛工作人命關天,是全省當前的頭等大事,是政治任務、政治要求。一刻都不能麻痺、不能放鬆、不能懈怠。
(二)
今年入汛以來,雲南省氣象部門共發布預報1600多期,各地落實“1262”機制,相關部門(單位)累計投入搶險救援20.2萬人次,組織干部下沉17.5萬人次、提前轉移群眾4.9萬人次,排除危險8061次,解救被困人員1758人。在被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的21起成功案例中,14起發生在夜間,各地在夜間及時轉移群眾721戶2604人,無一人傷亡。
這些沉甸甸的數字背后,是省、州(市)、縣(市、區)、鄉鎮、村、組六級干部與時間賽跑的實戰實踐。
基層干部入戶做群眾工作。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把防汛工作要求細化為“州包縣、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網格長包戶”的五級包保責任鏈。各級“一把手”關鍵時刻靠前指揮,包保負責人下沉督導,鄉、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帶頭排隱患、查險情、抓轉移。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堅持黨政“一把手”抓防汛、抓實隱患排查監測,構建了“預警發布——風險研判——層級叫應——群眾轉移”全鏈條工作體系和直達自然村的物資儲備體系,各部門攻堅在前、基層干部一線戰斗。
昭通市充分發揮基層組織體系和治理體系作用,動員7900名黨員和1.4萬名網格員,組建黨員先鋒隊、突擊隊1136支,帶領群眾開展搶險救災、生產自救。組織1.37萬村(社區)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和5.3萬名“一長四員”[村(居)民小組長和地震災害響應員、防汛抗旱應急員、洪澇災害預警員、地質災害監測員]對山洪危險區、地災隱患點等重點區域常態化排查治理。
王寧強調,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既要讓預警叫應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也要督促群眾有回應、有行動、早轉移,避免把“叫了”當“應了”。
(三)
從風險隱患的搶前排查,到預警叫應的精准及時、多方聯動,再到萬千鄉村信息員發揮“前哨”作用、直抵“1262”機制的“神經末梢”,更有群眾轉移的快速果斷、應轉盡轉——正是這套環環相扣的運轉體系,共同書寫了全省防汛工作指揮有力、措施扎實、成效顯著的生動答卷。
工作人員轉移群眾。
王寧強調,各級黨政“一把手”要靠前指揮,深入基層一線,到洪澇災害易發多發的地方,到地質災害點,及時發現和解決風險隱患。要責任在心,時時關注天氣預報,了解地方的險情災情,出現緊急情況必須果斷決策。此外,要毫不放鬆抓好防學生溺水工作。
必須抓實提前預報預警,把“1262”機制落實到“最后一公裡”。預警要更加精准,叫應要直達末梢。各地要把游客、旅居客、項目施工人員等,納入基層網格叫應范圍,確保應叫盡叫、不落一人。
必須緊盯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深入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比如,河流湖泊、水庫水塘,旅游景區、道路交通,地質災害隱患點、施工工地、城鄉低窪易澇區,以及中小學校、醫院、養老院等。
必須果斷轉移避險,堅決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要嚴格落實轉移避險“四個一律”要求,當雨量達到臨災預警值時,一律進行轉移避險﹔當發生險情異動時,一律進行轉移避險﹔當風險隱患不能准確預判時,一律進行轉移避險﹔當夜晚風險隱患難以研判時,一律進行轉移避險。
必須加強值班值守和應急准備,強化上下游聯動叫應,發揮鄉村基層信息報送員“前哨”作用,確保突發緊急情況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
必須壓緊壓實各層級各方面責任,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形成防汛合力,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王寧強調,在防汛救災上,寧可重復抓,也不能抓漏了﹔寧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失防一次”,這是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負責。全省各級黨政“一把手”在每次強降雨前,都要提前知道強降雨可能發生的時間,知道雨量有多大、范圍有多廣,知道哪些地方可能發生風險、如何應對。
“做不到這些,就不叫‘親自抓’。出了問題,要追責問責!”
來源:“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