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推進基層治理實踐——

“一張清單”牽引“壯馬馳疆”

2025年08月14日08:30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清晨,在施甸縣農貿市場內,攤販們在專區依次擺放貨品,秩序井然。自從用“清單”厘清“誰管攤、誰執法”后,這裡少了糾紛,多了人氣。在中緬邊境的打洛口岸,“邊陲露水街”趕擺場人頭攢動,用“清單”鎖定旅游調解職責后,假貨投訴3天解決,趕擺場糾紛當場調解。邊貿商戶紛紛點贊,商品銷量大幅增加……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正牽引雲嶺大地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制定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從2024年9月開始,雲南分3批壓茬推進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工作。在這場覆蓋全省的改革中,省委高位推動,各級編辦具體負責,發揮“主力軍”作用,全省4級專班合力編制3張改變基層治理生態的清單:基本履職清單劃定“責任田”,配合履職清單織就“協作網”,上級收回清單破除“千斤擔”,讓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大命題在西南邊疆轉化為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裡”的生動實踐。

“三張清單”破解“小馬拉大車”困局

從“包打天下”到“精准出拳”,“清單”讓基層干部找回主業坐標。在魯甸縣硯池街道,自拖拉機、收割機違規載人處罰、特種設備隱患排查等14項應急領域執法事項被列入上級回收事項后,街道工作人員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安全生產宣傳、日常巡查等做得了的事做實做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基層減負要明確權責,不能什麼事都壓給基層。直擊基層“小馬拉大車”的症結,在機制上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中辦、國辦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提出,省級黨委和政府指導本地區立足實際建立健全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並開展清理規范,加強清單動態管理,推動責權一致、責能一致。

從源頭上厘清縣級部門和鄉鎮(街道)各干什麼事、應擔什麼責,雲南以“三張清單”為抓手,精准厘清縣鄉權責。

基本履職事項清單突出全覆蓋、無遺漏。各鄉鎮(街道)認真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圍繞黨的建設、平安法治、民生服務、經濟發展等主要職能,系統厘清鄉鎮(街道)職責范圍內必須全面承擔的履職事項,逐項把保民生、保安全、保穩定的事項編入清單,確保“責任田”顆粒歸倉。

配合履職事項清單突出以上級部門為主負責、鄉鎮(街道)為輔配合的履職事項。針對安全生產、“兩違”執法、殯葬管理、防范非法集資、煙花爆竹監管等容易推諉扯皮、基層反映強烈的問題,省級專班組織市縣熟悉相關工作的同志,組成5個工作組開展集中攻堅,廣泛征求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和市縣鄉意見,梳理形成11類131條職責劃分指導意見,指導基層編制清單,從源頭上破解職責交叉問題。在省市專班指導下,鄉鎮(街道)與縣直部門“同坐一條板凳”,當面鑼、對面鼓擺事實、找依據,具體厘清“你干什麼事”“我干什麼事”。

與此同時,各地在編制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清單過程中,認真對照中央編辦提出的965項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指導目錄,收回了一批不該基層干、基層干不了的事項,取消了一批考核評價、達標創建事項,全省鄉鎮(街道)平均收回事項100余項,實實在在把為基層減負的要求落到實處。

通過編制清單,全省清理了“責任狀”、示范創建、考核事項等,結合“雲表通”集成基層治理數據,鄉鎮(街道)報表數量平均壓減82.3%,干部下村走訪次數同比增加30%以上,真正讓基層干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實上。

清單上的治理精度與民生溫度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清單編制不僅是權責的厘定,更成為全省基層治理的重要支點和資源下沉、服務民生的直通渠道。

“千條線”擰成“一股繩”,小清單撬動大協同。各地在清單編制過程中,始終堅持把充分發揮鄉鎮(街道)黨組織統籌協調各方力量、領導基層治理的作用擺在首位,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以組織賦能,各地堅持把大抓基層鮮明導向落實到清單編制工作中,重點任務逐項細化落實,全面夯實基層組織基礎,縱深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盤龍區聯盟街道立足駐區單位數量多的特點,將推進“兼職委員制”作為街道黨(工)委的基本履職事項,把轄區內奧斯迪、順豐速遞等70余家單位納入“兼職委員”成員單位,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推進街道與駐區單位共建共治共享。

促工作增效,各地認真對照黨內法規明確的鄉鎮(街道)黨(工)委主要職責,把黨的各項任務逐項列細列明,細化為20多項基本履職事項,幫助基層提升黨的建設工作的系統性、規范性。師宗縣雄壁鎮將紀檢監察工作細化為3項基本履職事項和1項配合履職事項,並細化了10余項具體工作任務,改變了過去“見子打子”的工作慣性,讓干部更好地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糾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上。

用“雲助手”減負,全省上線運行“雲南省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管理系統”,一庫集成政策依據、一鍵篩查履職事項、一網聯通實時比對,快速查找錯誤表述,實現各級專班線上聯審,大幅提高清單編制工作質效,有效減少了基層工作量,並積極探索形成“工作事項—履職事項—清單公布—后續調整”的全周期管理鏈條。

當“減負”成為“賦能”,同題共答讓民生溫度直抵人心。全省16個州(市)組織部長、129個縣(市、區)委書記挂聯到鄉鎮(街道),各級專班成員“一竿子插到底”包聯鄉鎮(街道),指導清單編制並同步研究解決基層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

噪聲污染的防治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基層治理難題,鄉鎮(街道)常常因為缺乏專業設備、人員支撐,無力承接相關執法事項。各地在編制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的過程中,通過反復商量和對接,明確由州(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分局統一負責噪聲污染防治監管,鄉鎮(街道)主要承擔政策宣傳、及時制止或協調處置發現的噪聲污染問題及調解噪聲擾民矛盾糾紛等工作。

各鄉鎮(街道)依據履職事項清單,立足“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進服務方式,優化辦事流程,讓企業、群眾可感可及。地處偏遠山區的南華縣兔街鎮,往返一趟縣城近400公裡,群眾申請臨時救助,按規定須本人攜帶資料到縣民政局辦理,光車費就要140元。該縣將“臨時救助對象申請受理、調查核實、公示上報、資金發放”作為鄉鎮基本履職事項,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激活中國式現代化的邊疆善治密碼

普洱民族團結園內,鐫刻著“一心一德,團結到底”的誓詞碑旁,佤族干部向八方游客講述著盟誓故事。如今,普洱市103個鄉鎮(街道)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作為基本履職事項,並細化具體措施,講好民族團結誓詞碑故事。“每講一次,就更深刻理解總書記回信中‘更好續寫誓詞碑故事,讓民族團結的佳話代代相傳’的殷殷囑托。”佤族干部們說。

“治國必治邊”,清單之輕承載為民之重,邊界之清通達善治之境。省委緊緊圍繞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三大定位,推進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工作。

聚焦民族團結進步,指導各地把民族宗教工作納入鄉鎮(街道)基本履職事項,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細化為具體履職措施。守護綠水青山,推動各地厘清縣鄉之間生態環境保護的權責關系,合力建設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發揮沿邊優勢,110個邊境鄉鎮把發展邊民互市貿易作為履職重點,一體推動開放活邊、興邊富民。

此外,圍繞鄉村振興,各地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鄉鎮(街道)的履職重點,將“家門口的務工車間”“旅居雲南”等細化為具體履職事項,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業,提升鄉村人居環境,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蒙自市新安所街道把“打造家門口的務工車間”納入基本履職事項清單,利用閑置資產招引企業6家,帶動450名群眾“離土不離鄉”就業,讓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用好本土文旅資源,“一鄉一策”指導4個鄉鎮將“推進古城民宿行業發展”“發展鄉村休閑生態旅游”“特色民俗文化傳承保護”等納入基本履職事項清單,找准發展定位,打響“旅居雲南”品牌。

從滇西菜籃到國門商道,“清單”讓老百姓感受到“規矩清了、辦事快了”﹔從“四處救火”轉向“精准服務”,“清單”讓基層干部“減負減出生產力”﹔從“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到“萬線織錦繡”,“清單”正在改變邊疆雲南的基層治理土壤,為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雲南發展新局面增效賦能。(記者 王丹)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