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項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行動計劃發布

27日,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三年行動計劃(2025年—2027年)》發布,45項具體措施將推進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邁上新台階。
該三年計劃透露了2027年中軸線的面貌:屆時,“天壇、先農壇等遺產點的騰退整治取得明顯進展,北京中軸線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成效突出,歷史風貌充分彰顯,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重要窗口,北京老城不斷煥發生機活力,北京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更加光彩奪目”。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該三年行動計劃從“加強北京中軸線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提升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能力”“加強北京中軸線傳承利用”“促進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播與交流合作”“保障措施”五個方面,明確了45項重點任務。
同時發布的還有《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叢書,《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特種郵票發行及“2025年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公眾參與活動”也同期啟動。未來,將面向全社會招募1000名志願者,加入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隊伍,參與遺產監測巡查、繪制文化地圖、制作遺產影像,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專業支撐、全民參與的遺產保護新機制。
27日,位於北京中軸線北端鐘鼓樓、南端永定門的兩塊北京中軸線世界文化遺產標志碑同時揭幕亮相。“要有這樣的‘儀式感’,這樣大家知道鼓樓不光是國保單位,還是世界文化遺產,會對它更關注、更感興趣。”清華大學教授、北京中軸線文本執筆人呂舟望著鼓樓的世遺標志碑說。據悉,接下來北京中軸線的15處構成要素將陸續完成“中軸線專屬”標志牌安裝。
“中軸永續,文明互鑒——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專家研討活動也於27日上午舉行,馬國馨、宋新潮、張建文等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北京中軸線、寧夏西夏陵、浙江良渚、雲南景邁等世界遺產地代表,圍繞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文明交流互鑒等深入研討,為持續做好北京中軸線傳承保護,促進文化遺產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獻計獻策。
27日,中軸線沿線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比如,位於先農壇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推出北京中軸線主題文創產品,故宮博物院推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等。(記者李韻、王笑妃、楊雪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