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突出抓好年輕干部學習教育——

一體推進學查改 鍛造新時代“雲嶺薪火”

2025年07月28日07:56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雲南省突出抓好年輕干部學習教育,制定5條具體措施,明確了“組織年輕干部開展1次集中學習研討、參加1次警示教育、聆聽1次專題黨課,中青班開展1次黨性分析,單位主要負責人聽1次問題整改情況”的要求。各地各單位一體推進學查改,引導年輕干部以學鑄魂、以查促改、以干提能,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解決問題、服務群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讓“雲嶺薪火”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

深學細悟筑牢“壓艙石”

把理論武裝作為年輕干部成長的基石,創新形式,務求實效。

創新課堂入腦入心。各地各單位注重運用讀書班、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等載體,以交流研討、實地研學、案例剖析、現場體驗等方式開展學習研討。省政府辦公廳創設“華山青年課堂”,舉辦年輕干部學習教育研討交流會,堅持每月安排廳領導和處室負責同志為年輕干部講黨課。保山市龍陵縣組織年輕干部舉辦學習教育讀書班,並圍繞“年輕干部如何成為作風建設的接力者”等組織開展研討交流,深化認識、檢視反思、相互啟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組建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開列學習內容清單,開展集中學習,334名青年干部結合崗位分享心得。

教育培訓賦能成長。省級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年輕干部理想信念強化計劃、干部履職能力提升計劃、出省培訓計劃等。學習教育期間,在省委黨校(雲南行政學院)和省級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舉辦13期年輕干部或新提拔任職干部培訓班,培訓1063人。省委黨校組織145名中青班學員通過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方式,從政治、思想、能力、作風、紀律等方面深入開展黨性分析。州(市)、縣(市、區)的中青班學員全覆蓋開展了黨性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把學習教育有關內容納入州、縣(市)黨校(行政學院)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主體班次。

“身邊警鐘”長鳴耳畔。省委學習教育工作專班編印了一批年輕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督促各地各單位開展違規飲酒、政績觀偏差等警示教育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年輕干部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昆明市分領域開展警示教育會,覆蓋年輕干部2146人次、職工家屬175人次。麗江市通過警示教育會、觀看違紀違法干部警示錄和警示教育片,到紅色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黨性教育基地實地參觀等方式組織年輕干部開展警示教育。雲天化集團把年輕干部學習教育與深化“清廉國企”建設相結合,組織年輕干部開展沉浸式警示教育。

刀刃向內精准“祛病灶”

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年輕干部勇於自我革命,推動問題查擺“見筋見骨”。

“自我畫像”精准有力。各地各單位組織年輕干部認真對照學習教育“2個問題清單”、基層“四風”10種隱形變異表現、違規飲酒和違規吃喝等問題“過篩子”,重點查找是否存在玩心重、混日子,說話隨意、口大氣粗等問題。西雙版納州開展年輕干部廉政風險大排查,細化梳理具體表現對照檢查清單,查擺問題4124個,制定整改措施4371條。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組織519名年輕干部對照“是否存在玩心重、混日子、說話隨意、口大氣粗、精神空虛、貪圖享樂”等方面查擺問題1023條。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建立年輕干部聯絡指導機制,指導130名年輕干部聚焦“2個問題清單”等檢視查擺問題326條。

“組織把脈”深挖根源。各地各單位通過談心談話、開列崗位風險點等方式,幫助年輕干部深入查擺自身存在問題。保山市施甸縣列出年輕干部崗位風險點584個,開展“作風體檢”和風險排查。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建立常態化談心談話機制,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批評教育。

“信息透視”精准預警。各級黨委(黨組)整合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信訪等部門資源,建立干部監督工作信息溝通清單,定期匯總整合年輕干部日常管理、考察考核、巡視審計整改、干部政治素質考察、個人有關重大事項報告,以及民主生活會、信訪舉報、輿情監測等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有關監督信息,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昆明理工大學以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關鍵點,綜合運用平時考察、專項考察、年度考核及干部任前考察、一線調研、校內巡察等手段,及時發現和糾治年輕干部政績觀偏差問題。

實干篤行淬煉真本領

推動學查改成果有效轉化,讓年輕干部在實干中經風雨、長才干。

立行立改動真碰硬。各地各單位督促年輕干部聚焦查擺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堅持動真碰硬,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邊查邊改。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聽取年輕干部問題整改情況匯報,針對部分年輕干部存在的整改措施不具體、整改進度緩慢等問題提出意見,促其改正。紅河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探索“談話促改、警示強基”模式,及時跟進每一名年輕干部問題整改工作。貴金屬集團把年輕干部參加學習教育情況特別是問題整改情況,作為重要行為紀實內容,動態掌握年輕干部日常情況。

“一線練兵”彰顯擔當。各地各單位引導年輕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帶頭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縣組織年輕干部通過開展上門服務群眾活動,問需於企、問計於民,傾聽企業群眾呼聲,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具體舉措、優化營商環境的實際成效,為群眾和企業辦實事36件。臨滄市推動年輕干部下沉基層一線,讓年輕干部在田間地頭以學促干、以干踐行。普洱市思茅區聚焦年輕干部成長“黃金期”,構建幫帶指導、跟蹤培養、一線歷練、考核評價一體聯動機制,引導年輕干部主動深入鄉村振興、項目建設、基層治理一線歷練。

“制度堤壩”護航長遠。省級制定《雲南省持續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十條措施》,從加強政治歷練和政治訓練、做深做實政治素質考察、深化黨的紀律規矩教育、突出年輕“一把手”管理監督、激勵擔當作為、落實管理監督責任等10個方面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保山市制定《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鍛煉辦法(試行)》,精准選派年輕干部到一線實踐鍛煉。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針對資源集中、權力集中部門關鍵崗位年輕干部,構建“紀檢+審計+群眾”多元監督體系,引導年輕干部依法用權、廉潔履職。(記者 王丹)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