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合規賦能民營企業 繪就發展新圖景

2025年07月04日10:52 |
小字號

民營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合規經營不僅關乎自身的長遠發展,更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雲南省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將企業發展與合規經營緊密結合,以“服務+監管”雙輪驅動,助力民營企業穩健前行。

精准輔導,鋪就“合規之路”

合規經營的第一步,在於精准化解企業的“知識盲區”。雲南某種植有限公司位於昆明市尋甸縣鳳合鎮,是一家馬鈴薯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企業,隨著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涉稅業務也在持續增加,對稅務合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了解到企業的現實需求后,當地稅務部門提供了“一對一”的稅務合規指導服務,幫助企業提高辦稅人員的業務水平和依法納稅的意識,讓企業在精准享受稅惠政策的同時,避免因納稅不合規而引發納稅風險和法律責任。

“這幾年企業發展勢態良好,但在稅務管理方面還有很多的知識盲區,稅務局的同志們給了我們許多幫助,組織了各種培訓和入企走訪活動,極大地助力我們提升稅收管理專業化水平,為實現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筑牢基礎。”該企業法定代表人胡榮海表示。

對於合規經營的重要性,麗江某旅行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實同樣深有感觸,“由於對稅費政策不夠熟悉,賬務不規范,一些可以扣除的費用因沒有取得合規憑証導致不能扣除,險些造成損失。”針對旅行社相關涉稅難點,當地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梳理總結全行業共性風險點,分批次組織行業企業開展政策解讀會。

“通過這次政策解讀會,我們及時對前期一些不規范的賬目做了調整,目前僅索道費一項公司就合規扣除了90萬元,成本和涉稅風險都降下來了。”和實高興地說。

嚴管促遵,筑牢發展根基

引導企業合規經營,既需“溫情服務”,亦要“剛性監管”。在玉溪,稅務部門依托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全方位開展稅務風險預警。“這次多虧了稅務干部在全面審查中發現我們政策享受不規范,第一時間來電提醒,並悉心輔導我們完成更正申報,幫我們有效降低了潛在的經營風險。”玉溪市某鋼結構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楊海燕感慨道。

紅河個舊某肥料生產有限公司也體驗到了稅務部門“政策診療”服務的精准與高效。當地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對企業發票購銷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該公司庫存商品較多,在對該企業申報信息等分析后發現企業存在涉稅風險。稅務部門果斷亮起“紅色預警”,逐項排除風險疑點,企業對存在部分未開票相關收入未及時申報的問題進行整改,及時避免了涉稅風險帶來的不良影響。

“合規經營對企業而言,不僅是一道抵御風險的‘防火牆’,更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稅務部門上門輔導為我們梳理排查需注意的風險事項,我們將會嚴格財務管理,依法享受稅惠政策,規范企業生產。”該企業法定代表人楊華表示。

風險防控,織密“合規網絡”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雲南省稅務部門織密“合規網絡”,讓合規經營成為企業的內生動力。

“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則,保持誠信,才能做事坦蕩,快樂生活!”這是大理州雲龍縣團結鄉某茶廠法定代表人茶建強多年來一直堅守的經營理念。秉持這一理念,茶建強主動將稅務合規融入企業經營鏈條,定期開展企業內部稅務合規“體檢”,該企業已連續兩年納稅繳費信用等級為A級。

“我們主要做茶葉加工,有些原材料是從周邊農戶收購的,收購發票開具、管理對我們來說是一大難點。得益於稅務部門定期的風險提示和合規輔導以及企業建立的風險自查清單,讓我們對自身風險有更加清晰地認識。”

結合茶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當地稅務部門將“線下輔導提醒+線上預警提示”相結合,為企業定制《風險提示告知書》,及時講解農產品收購發票開具需要注意的涉稅風險事項,對企業經營成本和發票歸集進行“點對點”輔導。

在雲南省稅務部門的持續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積極從“要我合規”到“我要合規”轉變。楚雄元謀某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從事農業種植技術研發推廣的小微企業,為進一步發展好企業,該公司主動將有關業務納入稅務部門“全流程稅務風險監控體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盛光喜介紹道,“從日常經營到銷售開票,憑借稅務大數據對企業進行全方位風險監控,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合規經營,保障企業健康發展。”(康偉)

來源:雲南省稅務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