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不同朝代古人穿越到今天會怎麼穿

2025年06月25日08:1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同朝代古人穿越到今天會怎麼穿

  從《詩經》“衣錦褧衣”的素雅風致,到盛唐“時世妝”的華彩流光,中國傳統服飾歷經千年演變,其核心元素從未褪色。如今,深藏於古籍與文物中的設計智慧,正悄然融入現代生活:魏晉袿衣的飄逸剪裁、宋代褙子的修身理念、明制馬面裙的百褶工藝……這些跨越時空的漢服元素,以全新姿態點亮當代人的日常穿搭。

  魏晉風格穿搭。作者供圖

  魏晉袿衣

  在現存《洛神賦圖》中,洛神的服飾搭配可以說是緊身袿衣與大袖短襦的疊穿。袿衣來自深衣的變形,主要不同是在深衣末端裙裾之處,加飾上寬下窄的“圭”狀布片和飄帶,因此叫作“袿衣”。其中,布片中尖的部分稱作“髾”,飄帶則稱為“襳”,整體有種飄逸流動之感。外搭的短襦長至腰腹,中間用腰帶束扎,並圍有帶飄帶的蔽膝。畫面中所呈現出來的縹緲之感,與“揚輕袿之猗靡兮”的描寫極為適配。

  在今天,我們參考魏晉時期的服飾搭配,可以選擇既舒適又略帶性感的服飾組合。如面料可選輕透的薄紗材質,來營造輕盈飄逸的質感﹔內穿青白色碎花小袖緊身袿衣,淺藍色卷草紋緣邊﹔裙上裝飾“圭”狀布片﹔外搭天藍色齊腰大袖上衣,腰間束帶,於行走間重現“流風回雪”之美。

  唐風穿搭。作者供圖

  唐風襦裙

  在唐代,短衣長裙的搭配組合已成為女子的常服。唐時,“襦”專指夾棉的上衣﹔比“襦”更厚的是“襖”,有對襟及右衽大襟,二者共用於天冷時節。炎熱季節則為較薄的“衫”,略長於“襦”,有時也作無袖狀,也稱作“襦衫”。

  受西域服飾影響,唐朝很長一段時期流行窄袖上襦,例如白居易就有“小頭鞋履窄衣裳……天寶末年時世妝”的詩句﹔明代《楊升庵外集》中對前朝服飾記述時,也有“自漢魏六朝至唐,宮中衣皆尚窄,非惟便於趨承,亦以示儉,為天下先也”。裙裝的變化也是從“窄”到“寬”,初期流行“修身”及地長裙,或高腰或束胸,如《簪花仕女圖》所畫﹔至盛唐逐漸寬大,到白居易描寫元和時期的女子服飾時,也有“風流薄梳洗,時世寬妝束”了。

  唐代文化的多元形成了開放的社會風氣,往日褒衣博帶下包裹的身體此時得以展現。最具代表性的當數“袒胸裝”,典型特征為低領、低胸。袒胸裝的基本形態也是短襦衫與長裙的組合。在唐代有“高腰掩乳”的風尚,長裙往往會上及胸部。襦裙之外再加一件罩衣,唐時稱為“半臂”。

  如果唐時的女子穿越到今天,會如何用她們熟悉的服飾文化來適應現代的生活方式?她們可能會選擇一件橘紅色長款大袖開衫與裸粉色抹胸連衣裙。顏色的稱謂是現代的,若按照傳統色彩,會稱其為丹紅色、湘妃色一類。

  大袖衫綜合唐時半臂與大袖罩衫的特點,衣長至膝蓋,袖長至肘,表層顏色為橘紅色,內裡為天青色,也可在內裡搭配一件同色系小衫,營造出色彩的層次感,這兩種色彩均為盛唐敦煌壁畫色彩中的主色調。內搭上儉下豐式皺褶抹胸連衣長裙,束扎腰帶。

  宋制穿搭。 作者供圖

  宋制褙子

  宋代女子服飾與唐代女子服飾相比,少了奢侈華麗之風,展現出一種淡雅、恬靜之感。宋代女子更加注重體態的柔美和瘦削的骨相,更加崇尚修長適體。用料加工考究,服飾色調也更為柔和。

  “褙子”形制基本源自“半臂”,作為前朝女子服飾的“爆款”,宋代“褙子”實乃傳統服飾的創新設計。相較“半臂”,褙子可謂“全臂”。它袖長,直領對襟、衣長至腰部以下,最顯著的特征是兩側腋下有開衩,也就是衣服前后片不縫合,精致者在腋下和背后還綴有帶子。

  不同階級的女性穿用的“褙子”是不同的,上流社會的女性以褒博之風為美,她們更加注意自己服飾的“身份感”,要麼袖子寬大些,要麼衣身長一些。總之,能顯示身份的服裝一定是不能“干活”的,如《盥手觀花圖》所示。反之,再看普通婦女的褙子,為了方便勞作和行動,她們更多是穿著輕便、實用的窄袖短褙子。

  今天,女性的服飾選擇更加多樣,可以兼具美觀與實用。如,可上搭右襟短襦窄口上衣,下配兩側開衩闊腿褲,露出腳踝,足穿青色圓頭布面平底鞋,顯得溫柔又干練。

  現代馬面裙穿搭。作者供圖

  明式馬面裙

  一說起馬面裙,大家都不陌生。半身裙中當屬馬面裙最為流行,它的設計以裙子分成四片為主。這種設計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而明代更是將其發展成了裙子兩側打褶,中間留有一段平整的布料,這就是所謂的“馬面”。裙子的底部和膝蓋位置則裝飾有各種圖案的寬邊,被稱為“襕”,這成為明代女性裙裝設計的典型元素。隨著馬面裙的發展,兩側打褶越來越多,“百褶馬面裙”也由此而來。

  明代是中國漢服歷史上的巔峰時期,其獨特的服飾文化影響至今。今天參考明代的搭配,可選擇修身立領短衫搭配高腰馬面裙,足蹬短筒襪靴。這是借鑒明代元素展現的更為現代的設計。

  從魏晉袿衣到明制馬面,華夏衣冠的每一次革新,皆是對美的不懈追尋。今日,傳統服飾元素跨越時空,在T台、街頭、熒幕綻放異彩,不僅為全球時尚注入東方美學基因,更成為文化自信的鮮活注腳。

  正如《美了千年:女子服飾時尚風潮》所言,中國女子服飾時尚史料值得用一生去挖掘與研究,那些藏在紡織品裡的“物語”是她們表達自我、詮釋生活的哲學。讓我們以衣為媒,讓傳統的漢服元素融進我們的日常穿搭裡,在傳承中書寫新的文明篇章。 (劉玉琪  作者系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后、《美了千年》作者)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