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國際友城合作周落幕:接續努力 未來可期

省內和國外11個地區作推介,18個項目集中簽約……近日,2025雲南省國際友城合作周落下帷幕。其中,在昆明舉辦的主體活動形式新穎、干貨滿滿,新老朋友齊聚一堂,暢敘友誼、接續合作,大家一致認為:雲南國際友城“朋友圈”未來可期。
友好城市推介會上,來自柬埔寨班迭棉吉省、緬甸仰光市、韓國仁川廣域市、羅馬尼亞蒂米什省、泰國清萊府、越南老街省、尼泊爾中國經貿協會的代表以及昆明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方政府負責人依次推介。
“推介會這樣的創新形式很有實效,有助於各友好城市互相了解,增進雙邊、多邊合作。”尼中經貿協會主席阿努伯·巴塔來依說,友城合作的最終目標,都是讓各地區人民生活更幸福。“自2013年結好以來,尼泊爾博克拉與昆明的友城交流豐富多彩,博克拉—昆明國際友城聯賽、春城友誼公園等活動和項目,為友城合作作出了示范。”他說。
昆明是雲南條件最好、實力最強的產業基地,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樞紐節點。昆明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借此次合作周的機會,昆明希望與國際友城深化數字領域合作,包括打造數字樞紐城市、推動城市數字化治理、開展數字產業合作、加強數字安全建設等。
昆明的合作計劃,得到其友城之一的仰光市積極響應。“從智能技術、綠色能源到文化產業和健康解決方案,本次交流周以及南博會展示的創新廣度令我印象深刻。這些正是仰光積極尋求合作、投資與知識交流的領域。”仰光市市長薄泰表示,將與昆明等友城加強溝通,深度挖掘城市發展、可再生能源、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旅游等領域的巨大合作潛力。
自1981年昆明市與日本藤澤市締結雲南省第一對國際友好城市以來,雲南國際友城工作已走過44個年頭。如今,雲南已與5大洲37個國家建立了116對國際友城,還與韓國忠清南道、仁川廣域市以及日本岩手縣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關系,形成覆蓋全球的友城網絡。“時隔20年再訪雲南,地方面貌煥然一新,我們在文化、旅游、產業等領域的合作效應正在持續釋放。”仁川廣域市副市長黃孝鎮說。羅馬尼亞蒂米什省委員會副主席波波維尤滿意地告訴記者,此訪已與雲南方面達成明年組織企業和藝術家參加南博會並布展、推動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學等與雲南高校建立友好校際關系、邀請雲南建投集團赴羅馬尼亞開展市場對接等意向。
推介會后的簽約儀式上,各方簽署了一批涉及友好城市結好、醫療、農業、環保、經貿投資等領域的文件,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其中,雲南省與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建立友好省關系,未來計劃加強農業與種植業、旅游業、教育與科研、自然資源開發與創意產業的合作。
“我們將抓住增進人民友誼、深化互利合作、促進文明互鑒等重點,努力推動各友城間長期穩定的友好伙伴關系充分轉化為惠及人民的發展成果,續寫國際友城合作新篇章。”雲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負責人說。(記者 朱海 岳曉瓊 張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