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楚雄:讓綜治中心成為矛盾化解主陣地

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區,雲南省楚雄州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創新構建“三調聯動+四級網格+智慧平台”治理體系,推動矛盾化解從“單兵突進”向“協同共治”轉變。2024年,全州群眾安全感綜合滿意率97.77%,較上年上升0.33個百分點。
楚雄市東瓜街道綜治中心。
“三調聯動”機制:探尋解紛“最優解”
“以前遇到糾紛,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綜治中心‘一站式’解決,省心又高效!”在楚雄市東瓜街道綜治中心,居民張女士對“警調對接”機制贊不絕口。不久前,她與鄰居因房屋裝修噪音問題產生矛盾,綜治中心聯動派出所、司法所半小時內完成調解,矛盾就地化解。
近年來,楚雄州創新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機制,打破部門壁壘:鄉鎮層面,建立“綜治中心+派出所+網格+N”警調聯動機制,針對家庭矛盾、鄰裡糾紛等高頻問題快速響應﹔縣級層面,推行“訴前輔導+多元調解+司法確認”訴調解紛模式,2024年通過訴前調解成功化解糾紛1.2萬件,司法確認率超90%﹔州級層面,出台《平安楚雄建設跨區域聯動協作辦法》,與滇西三州建立矛盾糾紛聯防聯控機制,破解跨區域治理難題。
在牟定縣,法律顧問與“法律明白人”組成的調解隊伍,將村規民約融入糾紛調解。2024年,成功化解土地權屬爭議等案件300余起,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四級綜治中心: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
走進楚雄州綜治中心指揮大廳,電子屏幕上實時跳動著全州103個鄉鎮、1108個村(社區)的治安動態。這裡既是“大腦中樞”,也是“神經末梢”——通過“一中心五室”標准化建設,州、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在楚雄市彝人古鎮社區,網格員余昌國每天通過“一部手機治理通”App上報社情民意。2024年,他所在的網格通過平台協調解決居民訴求127件,響應率100%。“網格員就是群眾的‘身邊哨’,綜治中心則是我們的‘指揮哨’。”余昌國說道。
目前,楚雄州劃分標准網格2.48萬個網格,每個網格賦予15位數字編碼,配備專職網格員2.5萬名﹔劃分微網格8.67萬個,實現“十戶一體”微網格全覆蓋。依托“雪亮工程”19.67萬個視頻監控,綜治中心動態感知風險,2024年通過智能預警提前處置安全隱患6300余起。
智慧賦能:激活基層治理“神經元”
“以前調解靠腿跑,現在數據來‘跑腿’。”東瓜街道綜治中心主任點開“智慧調解”系統,轄區內矛盾糾紛類型、高發區域、調處進度一目了然。系統通過AI分析矛盾趨勢,自動推送普法宣傳、心理疏導等干預建議,推動矛盾化解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
楚雄州以“數字治理”破題,整合平台,打通公安、司法、信訪等12個部門數據,實現“一網通辦”﹔“雲端”調解,在各個村(社區)設立“雲上調解室”,群眾通過視頻連線即可參與遠程調解﹔智能預警,對重復信訪、重點人員等建立風險“畫像”,2024年預警群體性事件苗頭27起,推動源頭化解率達98%。
楚雄州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支點,推動基層治理的深刻變革。在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科技賦能與人文關懷共同繪就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畫卷。(陳穎、夏明雄、胡怡琳 文/圖)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