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時政

雲南印發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2025年05月15日08:38 |
小字號

5月12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雲南省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以下簡稱《防治方案》),為全省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指導與行動綱領。

《防治方案》在全面總結2024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緊密結合雲南省地質環境條件、氣象變化規律以及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等因素,對2025年全省地質災害趨勢作出科學預測,並精准劃定重點防范區域,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治對策措施。

從時間上看,雲南省地質災害高發時期為6月上旬至10月上旬,其中滇西北、滇東北地區需額外警惕12月底至2月初凍融期及怒江流域2月至4月桃花汛期的疊加災害風險。

從范圍上看,雲南省地質災害高發區域包括滇東北高中山區、滇西北“三江”流域、橫斷山脈無量山西南段、大盈江及紅河中下游流域、金沙江中上游及下游峽谷區、小江斷裂帶沿線(巧家—東川—尋甸)、紅河流域哀牢山構造侵蝕區、近年5級以上地震災區8類地質環境脆弱區。

結合趨勢預測,《防治方案》明確了怒江中上游崩滑泥高易發區(貢山、福貢、瀘水)、瀾滄江上游及中游滑坡泥石流高易發區(德欽、維西、巍山、景東)、金沙江中上游寧蒗—永勝滑坡泥石流區、金沙江下游鹽津—鎮雄崩塌滑坡區、小江斷裂帶沿線巧家—東川泥石流區、大盈江流域盈江—隴川滑坡泥石流區、紅河流域新平—綠春滑坡泥石流區、近年地震影響區8大重點防范區和90個受地質災害威脅較大需重點防范的縣(市、區)。

為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筑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防線,《實施方案》圍繞“隱患防控、科技賦能、全民參與”3條主線,提出了6方面精准對策措施。

強化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壓緊壓實各地各部門全域全時防災主體責任,執行好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排查處置好影響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

夯實調查工作,提升地質災害隱患識別能力。持續推進15個重點縣(市、區)地質災害風險精准調查,做好遙感隱患識別,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新“三查”體系。

強化監測預警,全面提升地質災害風險防控能力。加強省、市、縣三級氣象風險預報和“技防+人防”聯動預警,探索開展44個“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試點,實現地質災害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

穩步推進綜合治理和避險搬遷,提升項目綜合能效。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指導相關責任主體穩步推進防治工程。各地要按要求優先實施高風險區群眾搬遷,探索礦山領域搬遷政策。

強化宣傳培訓演練,筑牢基層應急支撐基石。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七進”科普活動,踐行“強降雨提前轉移避險”制度,實現隱患點年度演練全覆蓋。

持續加強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動“烏蒙山區重大地質災害易災機理和風險防控研究”“數字孿生監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應用”兩個重點科研項目實施,強化科技賦能。(趙毅、劉家琪)

來源:雲南省自然資源廳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