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樂之”:哀牢茶鄉茶香出山

四月,正值春茶好時節。茶香本應在深山,但一場推介活動,讓哀牢秘境的古樹春茶“飛”到了熙熙攘攘的購物中心,舒展在茶客杯中,清香怡人。
4月19日,“千年茶鄉·春日茶趣——2025南華‘兔樂之’古茶文化推介活動”在雲南昆明同德廣場舉行。
“千年茶鄉·春日茶趣——2025南華‘兔樂之’古茶文化推介活動”在昆明同德廣場舉行。人民網 雷霽攝
下午14時,歡快而帶有地域特色的“兔樂之”推廣曲響起,但更吸引現場觀眾的是一杯杯春茶的幽香:“嘗起來春茶韻很濃”“很有性價比”……解渴的春茶、茶香與彝繡融合的T台展示,將觀眾帶入哀牢山腹地的千年茶鄉——兔街。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兔街鎮地處哀牢山南坡,海拔2000多米,雲霧伴山,土壤微酸,是一片被茶葉“眷顧”的土地。這裡種茶歷史悠久,曾有“哀牢古國,千年貢茶”的美譽,全鎮茶葉資源分別佔楚雄州和南華縣茶葉資源總數的50%、93.3%。
推介活動現場的民族特色歌舞表演。人民網 雷霽攝
茶香藏於深山,畢竟還是怕“巷子深”。囿於交通、古茶樹資源開發不足、加工管護落后等因素,兔街茶曾是難以兌現的“綠色寶藏”。
阿發榮是土生土長的兔街人,也是兔街鎮半坡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推介會現場,他自豪地介紹著今年新上市的春茶:“現在村裡春茶採摘已接近尾聲,今年收購的數量比往年都多。”
在阿發榮的印象裡,家裡人和村民們祖祖輩輩都種茶,但種完卻很難把茶葉賣出去,茶葉價格也很低。“茶農分不清什麼是古樹茶,就這麼當‘大樹茶’混著賣出去,或者自己喝。”茶葉資源閑置,讓很多茶農辛苦一年甚至連工錢都不夠,不少茶園因此荒廢。
活動現場展出的茶葉和彝繡結合的特色產品。人民網 雷霽攝
茶香如何出深山?僅用3年,南華縣通過整合資源、打造品牌,幫助兔街茶完成了從“藏在深閨”到“香飄萬裡”的華麗轉身。
2022年,南華縣與雲南農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隨后,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王白娟專家工作站在兔街鎮挂牌成立、科技小院和科技特派團等基層科研工作站也相繼建成。
在推介會現場,王白娟攜團隊發布了《兔樂之古茶研究成果報告》,介紹了這些年來她和團隊成員在兔街鎮開展科技服務、古茶樹資源保護開發等工作。
從王白娟在報告中展示的圖片可以看出,兔街鎮每年都有新變化:加工設備進來了、廠房建起來了、茶葉加工標准化數字化一點點提升……“明顯的變化是,以前到茶農家中坐坐,用個大碗就喝茶,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茶具。”
在王白娟看來,生態是兔街茶的獨特優勢,要與之共存共生。在她和團隊的指導下,兔街鎮茶農在茶園套種了滇黃精、重樓,養殖胡蜂,建成600畝立體生態示范茶園,既能種出優質的生態好茶,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現場觀眾品嘗“兔樂之”茶。人民網 雷霽攝
種出“好茶”如何讓人知?品牌建設是關鍵。
為了打開銷路,南華縣兔街鎮從2022年開始舉辦了古茶文化節、古茶樹保護論壇等活動,在2023年打造了“兔樂之”區域公共品牌。
阿發榮解釋,“兔樂之”是彝語裡兔街鎮的諧音。“在沒有‘兔樂之’這個公共品牌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我們的茶叫什麼茶,大家都隻說‘兔街茶’。”
今年已是兔街鎮舉辦的第四屆古茶文化節活動,有了“兔樂之”區域公共品牌這把“鑰匙”重新打開市場,阿發榮對村子茶產業的發展愈加充滿信心。
三年多來,“兔樂之”品牌為深山茶葉插上翅膀,走出哀牢山,產品覆蓋全國15個省份,線上銷售額年均增長45%﹔兔街鎮古樹茶鮮葉價格三年翻了三倍,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200%。
“兔樂之”茶展示。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兔街鎮人民政府與雲南茶葉投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雲南茶葉投資集團將採購首批15噸“兔樂之”古樹茶產品,並依托其全國的分銷網絡,推動“兔樂之”古樹茶進入更廣闊的市場。
兔街鎮黨委書記王加宏介紹:“截至2024年,兔街鎮有生態茶園2.63萬畝,樹齡百年以上的古茶樹4697棵,全鎮茶葉總產量825噸,產值1.08億元,比2022年增長了4倍多。”兔街鎮還開發了茶庄園、民宿等茶旅融合新業態,將茶葉與彝繡結合開發新產品,提升“兔樂之”茶文化的品牌效應和文化價值。
夜幕降臨,茶香不散。現場觀眾品完茶后加入了篝火旁的打跳,帶走了“兔樂之”這個充滿茶香的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