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激發平安共治新動能,這個地方有招!

2025年03月31日10:47 |
小字號

2024年,被稱為“野生菌王國”的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平安建設“成績單”:全縣實現全年“零命案”,其中6個鄉鎮更是連續五年保持這一紀錄。

安全防護網:從防撞柱到智慧終端

清晨七點的南華縣民族中學門口,液壓防撞柱在薄霧中閃著亮光。這套防撞系統能抵御10噸級沖擊,加上新鋪設的彩色減速帶,讓家長接送孩子覺得更安心。”每天准時前來“護學”的南華縣公安局民警輕拍防撞柱介紹。

南華縣城區207套防撞設施不僅為全縣39所學校的師生筑起安全屏障,更延伸至農貿市場、市民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而在偏遠的牛叢村法治廣場,村民通過智能終端刷身份証即可打印法律文書模板。目前,當地建成的11個法治文化陣地正通過“科技+傳統”的方式,已將普及法律知識與群眾日常生活相融合。

開展法治宣傳。

開展法治宣傳。

矛盾化解法:“二十四字訣”裡的治理智慧

南華縣雨露鄉調解室的火塘邊,調解員剛化解一對夫妻矛盾。“根據排查研判實際情況對婚姻家庭風險戶細分‘須關注型’‘須介入型’,並針對不同類型家庭採取相應的工作措施,先用親情式引導的火塘調解法拉近距離,再用外部力量介入干預的專業調解法‘二十四字訣’疏導。”這套本土創新的矛盾化解法,去年讓47戶婚姻風險家庭破鏡重圓,也因此成為楚雄州唯一入選全國“楓橋經驗”的優秀案例。

在南華縣雨露鄉調解室的火塘旁,調解員又成功化解了一對夫妻的矛盾。這套本土創新的矛盾化解機制,通過“風險分級+精准施策”的工作方法,將婚姻家庭風險戶細分為“須關注型”和“須介入型”兩類。調解時,先以“火塘調解法”拉近情感距離,再運用“二十四字訣”專業調解技巧進行疏導。去年,該機制已促成47戶婚姻風險家庭重歸於好,並成為楚雄州唯一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優秀典型案例。

基層治理的智慧更體現在機制創新。南華縣龍川鎮126套“一鍵報警”系統守護特殊家庭,患者家屬緊急呼叫,5分鐘內就能集結民警和醫生。在交通事故糾紛“一站式”調處中心,智慧交通系統讓事故數同比下降17%,四項安全指標楚雄州最優。

信訪直通車:從登記窗口到民生驛站

進南華縣信訪局的辦事大廳,殘疾人錢先生滿是感激地對工作人員說道:“謝謝你們的幫助,‘領導包案’讓我當上學校保潔員。”2024年,南華縣通過“一把手”批辦機制化解的37件重點信訪,每件案卷都留有領導簽批意見。

每周三的聯合接訪日,縣委書記與群眾圍坐交談的場景,已成為“信訪服務驛站”的常態。這個創新平台整合心理咨詢、法律咨詢和民政服務功能,推動信訪工作從“問題中轉”向“矛盾終結”轉變。

每周三是南華縣的聯合接訪日,在 “信訪服務驛站” 裡,縣委書記與群眾圍坐交談的場景,已成為這裡的常態。這個集心理咨詢、法律顧問、民政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新型驛站,徹底扭轉了以往信訪服務 “中轉站” 式的被動局面,真正讓群眾的訴求在這裡得到“一站式”解決。

位於基層一線的馬街鎮不僅榮獲省級信訪工作示范鎮的稱號,還成功入選全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試點鎮。當地推行的駐企警長制成效顯著,推動56條法治惠企措施有效落實,為企業營造出更加優良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平安共同體:聯防聯控的南華實踐

在南華縣,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安全防控體系正高效運轉。通過創新構建的社會安全守望相助聯保機制以及智能便捷的平安 “吹哨人” 系統,一旦觸發應急指令,短短5分鐘內,便能迅速就近集結來自縣醫院、縣消防救援大隊等5家單位的32名安保力量。這套體系將城區精細劃分為8個聯保單元,在實戰檢驗的反恐演練中,更是創下了令人矚目的 8 分鐘完成封控任務的紀錄,極大地提升了重點單位以及人員密集場所應對突發警情的快速反應與應急處置能力,為城市安全筑牢堅實屏障。

不僅如此,南華縣的聯防體系還持續向鄉村治理的末梢延伸拓展。全縣128個獨具特色的 “和美菌鄉” 調解工作室如點點繁星般遍布各個村落,640 名精通法律知識、熟悉鄉情民意的 “法律明白人” 活躍鄉間,用法律與情理化解著各類矛盾糾紛。

開展治安巡邏。

開展治安巡邏。

法治新生態:從智慧矯正到全民守法

在南華縣,科技賦能下的社區矯正監管正彰顯著強大效能。當有社區矯正對象觸發異常情況、逼近管控邊界時,南華縣社區矯正中心的電子圍欄系統便會立即預警,這僅僅是全省首批建成的 “智慧矯正中心” 日常運行中的一個場景。作為楚雄州社會力量參與矯正試點縣,南華創新建立的“1257”命案防控機制,憑借這一有力 “法寶”,2024 年全縣發生率歸零,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平安答卷”。

在審判執行質效排名全省前十的南華縣人民法院,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成功入選省級數據庫。當地的法治建設碩果累累:政法系統開展的“敲門行動”,使電詐案件數量下降65.7%,挽損率提升13.1%﹔“法治副村長”制度培養的128名鄉村(社區)法律顧問,今年已開展986場法治宣講活動﹔在7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中,村民們經常圍聚在“以案說法”宣傳欄前,討論土地糾紛等法律問題,基層普法有了生動注腳。

2024年,從校園防撞柱到遍布各村(社區)的“和美菌鄉”調解室,從智慧矯正中心到駐企警長制,南華縣用“207根防撞設施、2107件排查化解的矛盾糾紛、98.6%的調解成功率”,將“平安”二字鐫刻成可觸摸的日常。(陳穎、起朝燕、李貴陽 文/圖)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