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給年輕人投身養老事業點贊

李玉滑
2025年03月28日08:2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馬爾康市養護院院長格西王姆的故事令人動容。90后的她身體力行“年輕化”養老模式,不僅守護了老人的尊嚴與生命質量,也給養老事業帶來了年輕時尚的活力。這個小故事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從“保基本”向“優服務”的跨越。

養老是重要的民生課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老有所養,絕不僅僅是讓老年人獲得基本生活的照料,還包括讓老年人獲得情緒愉悅,感受時代變遷帶來的幸福感。

在養老院裡,格西王姆帶著老人們拍短視頻、涂指甲油、演舞台劇,還補辦婚禮。這些“年輕化”的嘗試,打破了人們對老年生活的固有想象,令老人身心愉悅。老年人不等於暮氣沉沉,不等於失去生活的色彩,他們同樣需要尊嚴﹔養老也絕非僅僅讓老人們有吃有穿能被照料,激發老人們對生活的好奇和熱情,同等重要。

當下科技賦能養老服務是大勢所趨。數字互聯網時代的人工智能技術對養老服務的滲透無處不在。近年來,我國發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養老機器人等智能養老設備發展。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近日也正式發布由中國牽頭制定的世界首個養老機器人國際標准(IEC63310《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器人性能准則》)。該項標准依據老年人生理和行為特點,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的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認証等提供基准,將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這不僅有助於提升老年人照料和護理水平,也將進一步增強老年人融入社會的能力。另外,要幫助老年人學會使用各類智能設備,提升生活質量。在人工智能時代,許多新生事物不僅屬於年輕人,也屬於並將造福於老年人,這也啟示我們對待老年人需要多一些主動性和積極性。

年輕人是養老服務業的中堅力量,也是推動老齡化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支持性力量。目前,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的總體規模相對有限,一些從業人員的年齡偏大、相關能力不足,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高質量養老服務需求。我們應該讓年輕人認識到,養老護理不是邊緣職業,而是值得年輕人投身的事業。在此過程中,需從供給側的角度完善相關政策,引導更多年輕人進入養老服務業。推動年輕人更新就業觀念,積極面對養老服務業發展所形成的豐富需求,主動融入養老服務業這一新興產業,同時借助年輕人對科技前沿的捕捉和利用能力,推動人工智能與養老服務業融合,從而引領養老服務業的智能化變革。(作者:李玉滑)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