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監委關於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情況的報告“出爐”——
將正風反腐成果書寫在物阜民豐萬家安康中

這是小事不小視的行動自覺——
黨的二十大以來,全省各級監察機關共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4787件,處分17511人。
這是有新更有心的前進力量——
省市縣同頻共振,以辦案開局、以整治深化,“點線面”一體發力,將任務派單制、工作底稿制、提示警示制、挂賬銷號制“四制協同”貫穿整治工作全過程。
3月25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省監察委員會關於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情況的報告。全省各級監察機關主動靠前、積極作為,努力把一張張工作清單變為監督成果清單、民生幸福清單。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的二十大以來,特別是2024年以來,雲南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惠民”在發展、反腐、惠民互促共進“雲南現象”中的政治分量,推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取得顯著成效,努力將正風反腐成果書寫在物阜民豐、萬家安康中。
“黨委政府主責、監委牽頭抓總、部門協同推動、市縣主抓主戰。”應百姓呼聲,為急難銷號,雲南省以集中整治為重要推動,形成聯動格局。同時,在推動反腐敗斗爭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上下功夫,將集中整治與清廉雲南建設“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深度融合、一體推進。
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堅持融合推進集中整治,精准有力地把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事情、強調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一件一件抓具體、抓到位。著眼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省級選取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問題“回頭看”等作為整治項目。緊扣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戰略定位,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曝光雲南省典型案例進行提級辦理、直查直辦。立足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定位,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治理,一體推進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經濟發展、口岸城市建設。
執法為民,糾風治亂為民。集中整治中,全省各級監察機關堅持把監督的“放大鏡”聚焦在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和反復出現的問題上,推動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可感可及的幸福體驗。
“校園餐”關系著學生身體健康,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怎樣才能讓“校園餐”不變成“鬧心餐”?
全省各級監察機關堅持對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下重手,會同教育、市場監管部門,督促各地汲取深刻教訓,全面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監督推動下,129個縣(市、區)的10303所學校實現大宗食材縣級統一採購,101個縣(市、區)的6534所學校探索運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監督,1388個學校優化供應熱食午餐。
農村集體“三資”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然而,一些“伸黑手”“動奶酪”的現象時有發生。
為確保農村集體“三資”顆粒歸倉,省監委連續6年以召開全省工作例會和推進會形式監督推動重點任務,緊盯政策落實、項目實施、資金使用情況等方面抓監督。推動昆明市呈貢區試點開展構建農村集體“三資”科學監管體系工作,實行“全程督辦+實時催辦+限期結辦+整改銷號”問題整改機制,初步探索出新形勢下農村集體“三資”摸清底數、處置問題、加強監管的工作路子。
兜底線、破難題、辦實事、增福祉。全省各級監察機關牢牢把握長治長效目標要求,把監督、辦案、整改、治理貫通起來,行遠自邇,篤行不怠。
——聚焦整頓醫藥領域亂象,督促省醫保局開展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安全規范年專項行動、利用醫保待遇開藥倒賣騙取醫保基金整治專項行動﹔
——堅決查處涉黑涉惡腐敗,推動整治“村霸”等黑惡勢力欺壓群眾、把持基層政權問題,以及重點領域欺行霸市、強迫交易等問題﹔
——認真落實國家監委關於系統抓好社會救助“人情保”“關系保”、殯儀館亂收費、騙取套取社保基金、不動產“登記難”、城鎮燃氣安全、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等問題整治﹔
——聚焦“一老一小”“一殘一困”,推動解決困難弱勢群體實際問題﹔
——重拳糾治群眾身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
執法為民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報告提出,要將集中整治作為持久戰持續發力,准備再用兩年時間大力深化整治,辦成更多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好事,形成一批維護群眾利益的長效機制,讓群眾感到每年都與上年不一樣,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記者 楊富東 瞿姝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