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舉辦多項老年賽事——
“去時,期待滿滿﹔歸來,行囊鼓鼓”

上個月還在忙活購置羽毛球和球拍,這個月又挑選門球場地,作為雲南昭通市老年人體育協會名譽主席,連衛民在舉辦老年賽事上下了不少功夫。
以前不知道啥是門球,現在幾天不練就手痒,年過七旬的孫曼華如今擔任家鄉門球隊隊長。前不久,巧家縣要舉辦昭通市老年人門球比賽。得知消息,孫曼華趕忙報名。為此,她做足准備:確定參賽隊員,購置舒適的運動鞋,挑選稱手的球杆……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養成運動習慣,對銀發賽事也有了更多期待。“安全第一!”連衛民介紹,協會張羅主辦的賽事多為門球、太極拳、氣排球等非直接對抗性項目,並且要求老年人“量力而行”。
“銀發體育追求的並非成績,而是重在參與、重在交流、重在健康、重在快樂。”昭通市老年體育服務中心主任李雲梅說,銀發賽事帶動更多老人參與運動,對運動場地的需求也隨之增長。2015年起,雲南省老年人體育協會每年補貼基層老年人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項目。截至2024年,共補助雲南省16個州(市)的435個建設項目。
為了幫助更多區縣改善場地條件,昭通市將不同賽事安排在不同縣市舉辦。巧家縣的門球群眾基礎好,就把門球賽事放到巧家縣﹔水富市打羽毛球的人多,就在水富市舉辦羽毛球賽事。這樣一來,賽后,場地也能被更好地利用起來。
門球比賽結束后,來自昭通市彝良縣的文義娣順便在巧家縣游玩了幾天。這些年,跟著賽事去旅行,文義娣還去過威信縣、水富市等地。
“賞一方風景,品一方風味。”孫曼華和隊友往包裡塞滿當地特產——巧家小碗紅糖、玉米糕……“去時,期待滿滿﹔歸來,行囊鼓鼓。”孫曼華笑著說。
“冬天辦賽選在海拔低的金沙江邊,圖個暖和﹔夏天辦賽優先選海拔高的烏蒙山上,順道避暑。”連衛民說,銀發賽事也促進了“一人參賽,全家出行”。
如今在昭通,不少縣市主動找到老年人體育協會,希望能承辦銀發賽事,帶動賽事流量變為經濟增量。最讓連衛民開心的是,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前來詢問:“下次比賽啥時候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