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音 | 網友建議打造歷史文化名村 雲南昆明:強化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人民網昆明3月20日電 (記者木勝玉)“昆明主城區附近保存有大量連片歷史建筑的傳統村落、街區的數量較多,歷史建筑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時間推移,數量會減少,價值也會越來越高。”近日,雲南昆明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加強昆明主城區附近歷史村落與歷史街區保護與開發,爭取打造出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化街區,逐漸提升昆明旅游、居住、投資吸引力。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回復截圖。
收到留言后,昆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隨即展開調查處理,並就網友提出的建議作出回復。留言回復中介紹,歷史文化是城鄉發展的靈魂,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昆明是國務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歷史村鎮、歷史建筑等保護對象是昆明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昆明在不同時期、不同經濟社會階段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為進一步做好歷史村落、歷史文化街區(地段)等保護利用,昆明市持續加強歷史文化資源普查認定和保護規劃編制,加強保護傳承,創新傳承利用新格局。
昆明市歷史村鎮——呈貢臥龍古漁村。呈貢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昆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留言回復中表示,該局不斷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村鎮、歷史建筑等的普查認定工作。一是在國家、省級確定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級別外,建立“歷史村鎮、歷史地段市級保護名錄”,確保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但未達到省級及以上保護名錄申報要求的歷史村落、地段得到法定保護。二是結合《昆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年)》編制,組織開展歷史村落資源調查,為系統性地保護、利用和發展歷史村落奠定了基礎。同時積極學習先進城市經驗,結合昆明市歷史村落現狀,不斷完善保護管理機制建設,完善市級歷史村鎮申報條件及工作程序,進一步加強申報認定明確法定保護身份。
昆明呈貢三台山片區有不可移動文物11項。呈貢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此基礎上,昆明市持續推進保護規劃編制報批。目前,昆明市已核定公布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村鎮、歷史文化街區均已完成保護規劃編制。其中,烏龍村、海晏村歷史村鎮保護規劃已經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實施。后續,昆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積極拓展歷史村落、街區申報列級范圍,強化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此外,就網友提出的建議,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局、城市管理局、洛羊街道也進行了調查處理,表示將報批實施相關保護規劃,加強保護利用政策機制建設,切實提高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村鎮等保護對象保護管理能力和水平,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各項建設事業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群眾利益無小事。您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困難?歡迎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把您的困難事、煩心事說一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