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新農人”的綠野農事

2025年03月18日10:16 |
小字號

“貢菜不是菜,是山裡人的‘金鑰匙’。”在春日晨霧中,32歲的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馬街鎮法空村村民李向國走到自家晾晒場,輕輕翻動貢菜條。

前些年,李向國外出務工,由於雙手殘疾,歷經諸多坎坷,也沒掙到多少錢。2023年,在收到法空村村委會返鄉創業的邀請時,他帶著城市裡摸爬滾打的見識回到大山,研究起了貢菜和小米椒種植,大伙稱他為“致富阿國哥”。

農戶晾晒的貢菜。南華縣委宣傳部供圖

農戶晾晒的貢菜。南華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馬街鎮黨委、政府和法空村村委會的幫扶下,2023年初,李向國承包了村裡塔甸河邊的土地,先后種植了甘蔗、綠米椒、貢菜。經過自身的學習摸索和鎮上的農業技術輔導員定期深入基地“把脈問診”,這名致富“領頭雁”摸索出了一條適合高海拔山區的“貢菜—綠米椒”輪作模式。目前,他經營的20畝貢菜種植示范基地畝均產值突破萬元,獨創的“立體晾晒架”“節水滴灌帶”等實用技術在全鎮推廣。

在李向國帶動下,如今的馬街鎮,450余畝的貢菜如繁星點綴山間,這片“綠野”解決了約200畝土地的半拋荒現象,就近吸收就業人員50余人。

“我們正通過各種措施回引人才,同時加強組織、平台、措施、技術保障,讓回鄉的年輕人留得住,真正讓農村成為人才‘蓄水池’,讓更多‘新農人’在綠水青山間書寫共富答卷。”馬街鎮黨委書記說。(楊亞楠)

來源:南華縣委宣傳部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