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人勤春來早 昆明石林春耕備耕忙

2025年03月07日15:34 |
小字號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隨著氣溫回升,昆明市石林縣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搶抓農時開展春耕生產,農業技術人員下沉一線指導,科技助力穩產增收,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一幅充滿希望的春日畫卷正在石林大地徐徐展開。

翻犁田地。方勁鬆攝

翻犁田地。方勁鬆攝

智慧農業守護“糧袋子”

在長湖鎮舍色村的雲南省小麥示范基地,綠油油的麥苗長勢喜人。一架架無人機穿梭在麥田上空,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小麥“一噴三防”(防虫、防病、防早衰)作業,精准防控病虫害,為小麥的生長提供有力保障。

“現在小麥進入揚花灌漿期,也是病虫害高發期。”石林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趙志昌介紹,“我們採用無人機進行統防統治,省時、省工、省力,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農藥的利用率和統防統治的效果,增加產量,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

據了解,今年石林縣小麥播種面積達6.62萬畝,目前已完成3萬余畝“一噴三防”作業。通過科技賦能,將有效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

農技人員農技服務到田間地頭。方勁鬆攝

農技人員農技服務到田間地頭。方勁鬆攝

農技服務送到農戶心坎上

“布谷鳥都還沒開始叫,我們就開始春耕備耕了!”石林縣西街口鎮大尾都渣村村民昂文昌自信滿滿地說,“現在我們不再像過去一樣等著節令走,而是跟著農科人員的節奏跑。”

昂文昌一邊移栽人參果一邊說,有了農科員“手把手”教種農作物,信心大增,等人參果移栽完就馬上投入到烤煙移栽、種植玉米等大春生產中。

為確保春耕順利推進,石林縣農業部門組建了農技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耐心解答農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農戶提高種植水平。此外,創新推出“雲課堂”,通過微信服務群、短視頻平台推送春耕技術要點,線上線下同步發力,確保技術落地見效,讓農戶增強了種好田、迎豐收的信心。

人參果覆膜(方勁鬆拍攝)

人參果覆膜。方勁鬆攝

物資保障托起“豐收夢”

在石林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村民正有序領取免費稻種。“以前買種子要跑好幾個地方,既麻煩還怕買到假種子,現在農業農村局免費送種子,真是太方便了。”鹿阜街道小河村委會村民秦紫豪抗著剛領到的種子喜笑顏開。

免費稻種讓村民省錢、省心又省時,不用再到處跑,也不用擔心種上假種子。這些優質的種子,不僅減輕了農戶的經濟負擔,也提高了他們種植的積極性。

據了解,今年石林縣已儲備水稻種子70噸、玉米種子420噸,地膜4350噸、化肥1.55萬噸。針對農戶免費發放水稻種子6.4噸、玉米種子10噸。

無人機防治病虫害。昂麗芬攝

無人機防治病虫害。昂麗芬攝

特色產業鼓起“錢袋子”

當前,西街口、圭山、長湖等鄉鎮已掀起人參果種植熱潮。作為石林縣的特色產業之一,該縣將通過建設石林人參果全產業鏈標准化基地,進一步提升石林人參果品牌價值,力爭打造石林人參果百億級產業。據悉,今年計劃種植人參果18萬畝,目前已完成6萬畝移栽任務。

從傳統農耕到智慧農業,從“糧袋子”到“錢袋子”,石林縣正以科技為引擎,奏響春耕生產的最強音。隨著3月7日水稻育秧全面啟動,全縣47.7萬畝糧食生產計劃將逐步落地,預計實現糧食總產量14.9萬噸。(昂麗芬、方勁鬆、蔣樂、李田雋 文/圖)

來源:石林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