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黨的光輝照邊疆 阿佤移民心向黨

2025年03月07日09:34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區位,以建產業促發展、興教育促文明、抓治理促和諧,把移民村建設成為環境優美、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產業興旺的現代化新村,唱響新時代佤山人民的幸福之歌。

永和新村移民載歌載舞歡度幸福生活。

永和移民新村村民載歌載舞慶祝幸福生活。

永和移民新村:幸福生活感黨恩

滄源縣勐董鎮永和移民新村坐落於縣城南側,是建設勐董水庫搬遷的村庄。永和移民新村現有移民129戶,總人口462人,距縣城10公裡,距永和口岸4公裡。這裡曾是歷史上著名的永和部落所在地,也是佤族“甩發舞”的發源地,民族文化厚重,地理位置顯著。

滄源縣搬遷安置辦主任孫繼東介紹,永和移民新村村民一度生產積極性不高,該村黨支部強化黨建引領,省、市、縣搬遷安置以項目幫扶給予大力支持,通過深化“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主題實踐活動,以及利用“三會一課”“萬名黨員進黨校”等載體廣泛宣傳、教育,黨員干部帶頭強意識、轉作風、勤宣傳,成功引導群眾增強愛國、愛家意識,摒棄宗教觀念,積極投入建設美好生活的奮斗中來。

服務景區促增收,幸福生活甜如蜜。

服務景區促增收,村民幸福生活甜如蜜。

在移民后扶項目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100萬元,永和移民新村新建獨具佤族民居特色的現代化酒店一棟。酒店佔地2.4畝,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共26個房間,集住宿、餐飲、會議於一體。2024年1月18日酒店開業后,至當年12月底共接待游客2萬余人,實現當年開業當年見效,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搬遷后,村民從種地變為到酒店做服務員,隻需要工作半天時間就能領到足額的工資。”永和移民新村村民介紹。

在永和移民新村黨支部的引領下,永和移民新村成立了以村組干部和群眾代表為主體的鄉村振興理事會,實行理事會成員挂包農戶制度,每名理事會成員負責5戶農戶的思想教育、人居環境和產業發展等工作。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提高了群眾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意識。移民新村組建了護村隊,嚴格落實邊境村管理“十報告制度”,加大矛盾、隱患排查力度,讓不穩定因素“發現在一線、解決在基層”。針對邊境地區的特殊性,永和移民新村黨總支整合駐地軍警和挂鉤部門力量,劃分“邊境安寧”黨員責任區,村民攜手筑起“人人是崗哨、戶戶是哨所”的邊境長廊。

永和移民新村成立專業合作社,形成了“黨支部+合作社+移民戶”的運作模式。合作社爭取省、市搬遷安置辦的后扶項目資金作為投資主體,由縣搬遷安置辦建成后移交合作社運營管理,項目收益由合作社以分紅形式分配給移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市場規律管理運營移民項目,村民紛紛成為項目管理者和產業工人,不僅擁有地租收入,還擁有打工收入。同時,利用毗鄰永和園區和口岸優勢,組織化輸送勞動力到園區務工,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務工就業。鄉村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永和移民新村榮獲“臨滄市水庫移民鄉村振興示范村”稱號,並於2023年被評為市級鄉村旅游品牌村。

據統計,近年來,在省、市、縣搬遷安置辦的支持下,永和移民新村先后實施基礎設施、產業建設等項目22個,投入移民資金共6992.72萬元,移民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062.6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萬元,大幅超出地區平均水平,移民群眾喜上眉梢、甜在心頭。

勐卡老寨換新顏,移民住進安置村。

勐卡老寨換新顏,移民住進安置村。

勐卡村:“一湖三寨六島”圓夢新時代

走進滄源縣勐角鄉勐卡村,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生態環境秀麗、基礎設施完善、居住條件優越、產業業態豐富的現代移民新村。勤勞智慧的傣家兒女臉上挂滿笑容,他們或忙碌在田地裡、或在路邊擺攤設點服務游客、或在家中照顧“一老一小”……

勐卡村黨總支書記罕小江介紹,勐卡村是建設芒回水庫的移民安置點,村庄依山傍水,就地后靠,共搬遷安置135戶622人。

村庄緊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翁丁原始部落和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勐卡村正在建設的“一湖三寨六島”與其形成旅游大環線,是滄源佤族自治縣打造全域旅游的核心區,是名副其實的“翁丁后花園”。

村民楊自強介紹,搬遷后,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小洋樓,現代廚房、衛生戶廁、獨立臥室、水電網絡等功能一應俱全,真正實現了從“憂居”到“優居”的“安居夢”。

從“優居”到“富居”,勐卡村黨總支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積極組織群眾到翁丁風景區及芒回庫區務工就業,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幫助群眾購買挖機及運土車輛,投入水庫建設,讓村民承包土方工程當老板﹔統一規劃建設特色經營攤位,讓村民擺攤設點服務翁丁風景區游客。規模化連片種植荷蘭豆、黃瓜、四季豆、貢菜等,形成勐卡村特色農業產業﹔外商紛紛進山種植或購買。2024年,勐卡村集體經濟收入50余萬元,搬遷安置點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

木鼓聲中迎游客,移民生活節節高。

木鼓聲中迎游客,移民生活節節高。

孫繼東介紹,未來將把勐卡村打造成為翁丁和南滾河的游客集散地,形成以翁丁佤文化、勐卡傣文化、南滾河生態文化“三位一體”的民族文化大旅游景區。隨著芒回水庫蓄水期的到來,勐卡村“一湖三寨六島”的壯麗景觀將如約而至。屆時,高峽出平湖,傣寨炊煙起,島嶼春波漾,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勐卡人間美景圖將呈現在佤山。

勐卡村“一湖三寨六島”的旅游產業開發將由雲南某文旅集團“操盤”。據翁丁風景區負責人張仲琴介紹,該集體將把翁丁風景區和勐卡村“一湖三寨六島”整體開發,讓廣大游客在翁丁體驗佤族文化,在勐卡感受傣族風情。把翁丁風景區打造成山水景觀互補、民族文化多樣、旅游業態豐富的大景區,帶動臨滄旅游高質量發展。(姜定才、吳沖、袁芳 文/圖)

來源:雲南省搬遷安置辦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