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農科院發布十大品種、十大技術

人民網昆明3月7日電 3月6日,由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精心篩選的十大品種和十大技術正式發布,為助力雲南綠色農業示范建設,保障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科技支撐。
此次發布的十大品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高產、優質、抗逆的特點。分別為:“雲粳50號”優質稻、“雲麥112”抗病小麥、“雲薯304”馬鈴薯、“雲黃17”大豆、“雲油雜37號”油菜、“雲歸2號”當歸、“雲蔗081609”甘蔗、“紅船”月季、“雲夏3號”桑蠶、“雲咖RJS2號”咖啡。
十大技術具有綠色、高效、增產增收明顯、應用推廣面積大等特點。依次為:綠色生態的“水稻化肥減量增效栽培技術”,精准防控的“馬鈴薯晚疫病‘五精一統’防控技術”,糧經協同的“雙薯協同增糧增收技術”,高效節本的“旱地鮮食豌豆免耕套作直播高效生產技術”,全鏈升級的“雲南茶園提質增效綜合技術”,花卉產業標杆“高山杜鵑年宵盆花生產技術”,安全增效的“干制辣椒高效生產集成技術”,破解地形制約的“丘陵山地甘蔗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林下經濟典范“羊肚菌林下種植技術”,深加工創新的“白芸豆中澱粉酶抑制組分高效制備技術”。
據悉,十大品種、十大技術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在全院17個研究所推薦的60個品種、60個項目技術的基礎上,組織專家精心篩選而出,屬優中選優。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王建華介紹,育成的“雲薯304”入選2024年度國家農業主導品種,打破了國外薯片加工品種“大西洋”的壟斷地位。目前,已累計推廣種植約43萬畝。水稻化肥減量增效技術通過“緩釋肥+微生物菌劑”組合,在紅河、文山等地實現畝均減氮6公斤、增產50公斤,已累計推廣面積達800萬畝。
十大品種、十大技術的推廣應用,將為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等發揮重要作用,也是服務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曾智慧、潘子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