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甜蜜產業在“蔗”裡

2025年03月03日15:11 |
小字號

走進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芒東鎮灣中村,50歲的阿昌族村民楊生明揮動著砍刀,一根根甘蔗隨即被砍倒。

“我家種了20多畝甘蔗,去年產量140多噸,收入差不多有7萬元。看今年甘蔗的長勢和價格,收入可能比去年還要多。”楊生明說。

灣中村種植甘蔗已有多年歷史,作為水分需求量大的作物,最關鍵是解決水的問題。

楊生明家的甘蔗迎來豐收。楊芮攝

楊生明家的甘蔗迎來豐收。楊芮攝

近年來,灣中村向當地政府和雲南省煙草專賣局申請幫助改善用水和道路問題,當地政府投入170萬元實施旱改水和平田改土工程,把村裡的水網修通了﹔雲南省煙草專賣局捐贈114.7萬元實施道路建設項目,鋪設路面4900平方米,把路網也打通了。

解決了水和路的問題,灣中村的甘蔗產業跑出“加速度”,甘蔗已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

一根甘蔗“兩頭甜”,一頭連著蔗農,另一頭則是糖廠。對糖廠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要想保証這一點,無非是擴面積和提單產。

“在灣中村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隻能提高單產和甘蔗糖分。”楊生明說,為此,灣中村持續加快品種改良,淘汰老品種,目前已篩選出三個高產、高糖、早熟新品種。

解決了水和路,又篩選了新品種,可問題還有:很多蔗田地塊零碎,在甘蔗收獲季,大中型機械隻能望“蔗”興嘆,機收無法大面積鋪開。

楊生明帶著村民翻看甘蔗地情況。楊芮攝

楊生明帶著村民翻看甘蔗地情況。楊芮攝

面對難題,德宏州煙草專賣局駐灣中村的駐村工作隊積極嘗試,以“黨員戶+產業發展帶頭人+種植大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蔗農組建甘蔗小組,既給本村勞動力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又拉近鄰裡關系。

甘蔗拉走了,可散落一地的蔗葉咋辦?大家伙開始盤算:灣中村向來有養牛的傳統,養殖戶們都是放養,平時讓牛在山上吃點草,回來后抓點蔗葉喂養,基本能滿足養殖戶對飼料的需求。

目前,灣中村種植甘蔗700多畝,涉及農戶38戶,今年的甘蔗產值預計達400萬元,節節高的甘蔗讓村民們過上了共同致富增收的“甜日子”。(楊芮)

來源:德宏州煙草專賣局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