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丘北:“三方合力”共建家鄉暖心路

元宵節剛過,在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錦屏鎮阿宜鄉村,一個由政府補貼、社區黨組織統籌、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村內道路硬化及污水治理項目便如火如荼地進行。
阿宜鄉村隸屬於丘北縣錦屏鎮密納社區,全村共有125戶631人,是一個壯族聚居的村寨,其中脫貧戶及監測對象18戶91人。曾經的阿宜鄉村,村內道路狀況堪憂:狹窄崎嶇的路面布滿坑窪,成為村民日常生活的障礙。晴天時,狂風卷起塵土飛揚,行人難以睜眼﹔雨天則泥濘不堪,積水成潭,舉步維艱。
村庄要發展,人居環境需提升,但道路整治資金缺口如何解決?“等靠要"絕非出路!經村組干部實地調研並請示黨委政府后,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和群眾會商議,最終決定採取"政府補、群眾籌、大家干"的模式——政府提供資金補助和技術支持,群眾自籌部分資金,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村民投工投勞參與建設。這一舉措既緩解財政壓力,更激發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
"我是黨員,我第一個捐款,數額不夠后續再補!""我捐1000元和30件礦泉水,若需籌辦伙食再提供價值1000元的烤鴨。""我雖在外務工無法返鄉,但仍願捐1000元盡心意。""我有蓋房經驗,泥水活交給我!"……村小組微信群內,村民踴躍表態,有的慷慨解囊,有的投工投勞,字裡行間滿溢對家鄉的深情。
為確保工程順利推進,黨員干部提前謀劃,逐一排查可能影響施工的問題,並挨家挨戶走訪宣傳道路硬化的意義﹔針對村民疑慮耐心解答,最大限度爭取支持。走進阿宜鄉村,攪拌機轟鳴作響,村民揮鍬鏟土、平整路面,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這條路盼了好些年,政府大力支持,我們怎能不積極!"村民王大姐邊干活邊笑道。
施工期間,村民主動拆除亂搭亂建的鐵皮房、圈舍20間,15戶讓出宅基地拓寬路面。項目還統籌推進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人居環境提升:引導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種綠補綠,打造小花園、果園、菜園﹔將家庭排污口接入全村污水管網,實現集中處理達標排放,顯著改善村庄環境。(楊福東、吳淑琦、劉曉寧)
來源:丘北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