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品賞明代御瓷中的祥禽瑞獸

2025年02月11日08: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品賞明代御瓷中的祥禽瑞獸

  明成化素三彩鴨形香薰。  恭王府博物館供圖

  日前,由恭王府博物館與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御瓷凝瑞——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吉祥動物紋瓷特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館樂道堂展廳。展覽圍繞恭王府“福”文化內涵策劃,展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明代瓷器中以吉祥動物紋為裝飾題材的器物120件。展品中不僅有宣德青花蟋蟀罐、成化天字罐等明代御窯珍品,還有多件無同類傳世品的瓷器修復件,如造型奇特的成化青花鳳穿花紋鶴頸瓶、目前所見永樂朝御窯瓷器中器身最高的甜白釉盤口獸耳長頸瓶、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官方IP形象的原型——成化素三彩鴨形香薰等。

  景德鎮御窯廠是明清兩代官方設立的御用瓷器專門生產機構,自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至清代宣統朝止,500多年間燒造出難以計數的佳品。為保証產品質量,御窯廠實行嚴格的揀選制度,瑕疵品被就地砸碎、掩埋。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考古工作者在御窯廠遺址發掘出土了數以噸計的瓷器殘片,並修復出1000多件明代御窯瓷器。這些碎瓷片和修復件為研究者提供了很多現存器物所不具備的信息,拓展了人們對陶瓷品類的認知。

  明清景德鎮御窯瓷器多以吉祥紋樣為裝飾,體現了中國傳統吉祥文化和生活美學思想。展覽中可以欣賞到各類吉祥動物紋,除了常見的龍紋、鳳紋,還有很多祥禽瑞獸、神話動物形象,或威猛、或靈動、或呆萌可愛,寄托著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願望。

  位於展廳中央的宣德青花鸚鵡折枝花果紋盤,直徑達72.3厘米,是少見的御窯出品大器。盤心繪鸚鵡啄桃圖,畫意取自唐代詩人杜甫《山寺》詩中的“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象征著自在安樂的生活狀態。鸚鵡音同“英武”,被古人視為瑞鳥,廣受喜愛。配合此件瓷盤,展出了恭王府博物館收藏的清代道光年間綠釉鸚鵡一對,造型逼真,釉色鮮麗。

  展覽中還設置了觸摸明代御瓷的體驗環節,供觀眾觸摸的瓷片來自明代正統年間未燒成的青花龍紋大缸,距今近580年歷史。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3月30日。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