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兩頭忙”的低齡老人減減壓(民生觀)
2025年02月07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給“兩頭忙”的低齡老人減減壓(民生觀)
多方合力,構建支持體系,解決“兩頭忙”難題,為低齡老人提供更加寬鬆、和諧的生活環境
春節假期過后,很多低齡老人隨子女返程幫忙看護孫輩,同時還需兼顧家中高齡父母的需求。家中上有“老老人”、下有“小小孩”,“兩頭忙”給許多低齡老人帶來壓力,政府、社會、家庭等應多方合力幫助他們減輕負擔。
強化政策引導和扶持,加大對養老和育幼服務的投入。照顧老人和孩子不僅牽扯精力,還需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應加大養老和托育服務設施供給,探索更多高齡老人集中養老的模式。既在數量上擴容,也在質量上提升,為他們提供專業的照顧和服務,從而減輕低齡老人的照護壓力。同時,完善相關政策和制度,為失能老人提供一定的經濟補貼,緩解經濟負擔。
加強適老化改造服務水平。對大部分老人來說,居家養老仍是首選。為構建安全、便利、舒適的居家養老環境,應全面開展適老化改造工作。比如,安裝防滑設施、緊急呼叫系統等,進行智能化、人性化的家居設計,有效降低老年人居家生活風險,盡可能延長老年人居家自理時間。
加強宣傳,為有壓力的低齡老人提供心理疏導。當前,高齡老人失能失智者佔了相當比例,給整個家庭帶來挑戰。通過社區講座等形式,組織開展關心關愛低齡老人活動,提供健康咨詢等服務,幫助他們保持身心健康。企業也可以提供更靈活的福利政策,讓員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系。
作為子女,我們更應該體諒低齡老人的付出,盡可能地分擔照護壓力。多與父母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給予更多情感支持和情緒價值。同時,努力提高能力,通過科學安排、合理分配,多陪伴照顧孩子,既增進親子感情,也讓低齡老人能夠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
多方合力,構建支持體系,解決“兩頭忙”難題,為低齡老人提供更加寬鬆、和諧的生活環境。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