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做古老方劑的“數據分析師”

尹馨 劉怡
2025年01月29日12:2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一場2小時的拍攝,期間被打斷了4次。張芮浩接診完上午的病人時,已經過了中午1點。

這是雲南白藥中醫館醫師張芮浩每天的工作常態。“90后”的他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2022年入駐雲南白藥中醫館。

剛到北京上大學時,春季柳絮飛揚,很多同學都有嚴重的鼻炎。張芮浩是個喜歡創新的人,在校期間,他不斷找老師討論,找熟人“試藥”,研發新的中藥方劑。幾年時間,他試驗了數百個藥方,畢業后也一直在推進這項研究。

“我堅持‘辨証施治’的原則,將古老的中醫經典方劑與現代疾病的治療需求結合,從中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案。”在張芮浩的職業生涯中,不斷鑽研中藥方劑的優化和改良,圍繞鼻炎、精神疾病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成功申請了四項中藥藥物組成的國家發明專利。

【1】張芮浩為患者看診。人民網記者-劉怡攝.jpg

張芮浩為患者看診。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來到雲南白藥中醫館之前,張芮浩接觸到一名精神分裂的病患,疾病讓一個家庭陷入巨大痛苦。這一病例也促使他開始了中醫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可行性探究。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張芮浩認為中醫藥在改善許多慢性病、難治病上有獨特優勢。他查閱大量古方和論文,分析了上萬篇文獻,運用科學的數據分析方法,嘗試從古老的方劑中找到能夠起效的藥物。

“我的研究基於系統的病理理論和200多例客觀的臨床數據。”在查閱古方時,張芮浩發現部分中醫理論也存在經驗性錯誤,探索新方子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為老方子“勘誤”的過程。“西醫研究原理,中醫確定治療手段,兩種思路互補、相輔相成,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2024年10月,張芮浩在學術期刊《軍事醫學研究(英文)》上刊發了題為《中藥治療精神分裂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論文。也因為這些研究,他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終身院士榮譽,推動了中藥的標准化和國際化進程。

【2】張芮浩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人民網記者-劉怡攝.jpg

張芮浩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中醫藥的發展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特別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醫學的交融和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在張芮浩看來,中醫藥既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重要載體,也具備巨大的開發潛力。

未來,張芮浩計劃將自己在鼻炎、精神類疾病治療上的研究進一步深入,完善中藥的標准化生產工藝,借助現代化科技手段提升中藥的效果和安全性,幫助更多患者。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