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南亞東南亞視窗

人物︱老撾留學生柯康立:愛上這捧“中國藍”

2025年01月20日15:06 |
小字號

“江山壯麗,我說長征。”這是來自老撾的留學生柯康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特別策劃節目《江山壯麗,我說長征》中講述的一句話。作為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一名學生,他不僅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成績,還用鏡頭記錄下了中國的壯麗山河,成為中老文化交流的橋梁。

柯康立,23歲,來自老撾萬象。他的外公祖籍中國廣西,從小耳濡目染的中國文化和漢語讓他對中國充滿向往。高中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老撾國立大學推薦到大理大學留學。2019年11月,柯康立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來到風景如畫的大理大學。

初到大理,映入眼帘的是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背靠蒼山、面向洱海的校園更是讓他心生向往。正值櫻花盛開的季節,校園的美景讓他對未來的留學生活充滿期待。

作為一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柯康立憑借扎實的漢語基礎和刻苦努力,很快融入了緊張的學習生活。他不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獲得了大理大學校級優秀留學生獎學金、大益優秀國際學生獎學金等多項榮譽。

柯康立個人視頻號截圖

柯康立個人視頻號截圖。

然而,柯康立的留學生活並不局限於課堂。他因大理的美景愛上了攝影,用一部手機、一架無人機和一輛單車,開始了記錄大理之旅。他騎行在洱海生態廊道,漫步於大理古城和喜洲古鎮,甚至遠赴巍山古城、普洱、西雙版納和昆明,用鏡頭捕捉下無數令人神往的畫面。

他將這些照片和短視頻分享到社交平台,吸引了大量粉絲。在微信和抖音上,他的賬號分別擁有4015名關注者和1萬粉絲,視頻點贊量高達25.1 萬。他用自己的視角向世界展示了大理的自然魅力和人文底蘊,也為大理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正面宣傳。

央視紀錄片《長征之歌》截圖

央視紀錄片《長征之歌》截圖。

在探索中國文化的過程中,柯康立因一盞馬燈與紅軍長征的歷史結緣。他在網上看到關於紅軍長征的視頻,了解到迪慶州香格裡拉趙嘉林老人的故事,便專程拜訪了這位老人。趙嘉林老人用積攢的50萬元將祖傳老宅改造成紅色民居文化陳列館,傳承紅軍精神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柯康立。

央視紀錄片《長征之歌》截圖。

央視紀錄片《長征之歌》截圖。

“我知道了長征路線,知道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又不怕困難。”柯康立感慨道:“現代青年對長征歷史的了解非常有必要,因為那段歷史很重要,有他們才有今天的我們。”他的這段探訪經歷被央視紀錄片《長征之歌》記錄,並受邀參加了江西於都的“江山壯麗 我說長征”節目錄制。

柯康立珍惜每一次學習中國文化的機會,經常參加文化交流活動。他不僅是一名優秀的醫學專業學生,也成為了中老友誼的傳播者和中國文化的熱情傳播者。他用鏡頭記錄下學習生活的點滴,將這些片段分享給家人和朋友,讓他們也感受到中國的美好。

柯康立個人視頻號截圖。

柯康立個人視頻號截圖。

“我來中國4年了,我看到過為紅軍照路的馬燈,背后的故事很感人,長征的精神需要年輕人來傳承。”柯康立說。他還參加了中老鐵路開通儀式,見証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並將這些經歷分享給家人和朋友,激發了他們對中國的向往。

對於未來,柯康立充滿期待。他表示:“我會好好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習臨床醫學知識和技能,為家鄉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貢獻。我還會繼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用鏡頭記錄學習生活的片段,將來就有很多可以回憶的東西。”

老撾留學生柯康立用自己的方式連接起了歷史與現實、文化與情感,用鏡頭捕捉到的美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壯麗山河。他愛上了這捧“中國藍”,也讓更多人通過他的鏡頭愛上了中國。

來源:大理州委宣傳部

(責編:徐前、木勝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