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政協以“五心政協”履職為民促發展

廣南縣政協開展院壩協商,助推鄉村文旅發展。
2024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及其常委會以“五心政協”建設為抓手,守正創新、奮發有為,全面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政協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為助力文山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新貢獻。
過去一年,文山州政協始終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全力打造“五心引航·同心向黨”黨建品牌,持續推進黨的建設,建立了履職黨委、機關黨委雙線運行機制,走出支部建在專委上、黨小組設在界別裡、委員聚在黨旗下的新路徑,務實推進政協黨建“兩個全覆蓋”,形成州、縣(市)一體推進的政協黨建工作新格局。
以“文商量·建諍言”協商品牌賦能促發展。圍繞州委、州政府重大決策,針對產業轉型升級、教育發展、美麗集鎮建設、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康養旅游、林下三七等形成對策建議、專題報告。同時,推動大量協商成果轉化,黨委系統辦理反饋事項28項,政府系統辦理反饋事項532項,促進一批工作落地落實。
聚焦農民增收三年行動、農村公路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等開展廣泛深入的協商式監督,監督建議被採納到落實系列三年行動任務清單中。聯合民盟、民建開展視察監督,助力“一河一湖”生態環境向美向好。圍繞制約文山高質量發展的交通基礎設施、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保護等瓶頸問題提出意見建議253條,形成23件重點提案,助力文蒙鐵路、鋁產業鏈、以“一中”為龍頭教育改革等一大批重大項目、重要工作有效開展。
以“雙走進·雙提升”服務品牌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2024年以來,出台八條措施打造院壩協商升級版,開展院壩協商107場次,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65個,涌現出“點亮一盞暖心燈·照亮村民前行路”和“順應時代新要求·孝順不是多殺牛”等一批典型案例。創新“一清單、三見面、全閉環”提案工作模式,對立案的318件提案實現全流程清單化管理。
以政協開放日、委員小組活動、“千名委員進百村入千戶”等活動為載體,組織共青團、醫藥衛生等6個界別開展送醫、送科技、送法律等“六送下鄉”活動,州、縣(市)政協委員為平遠片區捐資捐物85.3萬元,服務群眾6000余人次。374名州政協委員聯系1100多名界別群眾,依托125個委員工作室深入開展為民服務,解決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
以“書香政協·品讀文山”文化品牌為依托,凝聚人心匯集力量。持續深化團結合作增進共識,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平台更好發揮作用,各黨派團體參加專題協商、民主評議監督等履職活動17次,常委會發言、界別協商發言43人次,提交提案59件、社情民意信息46條。扎實推進第一批56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委員工作室建設,圍繞民族團結打造“懸壺慈悲心·石榴紅天下”等15個精品委員工作室。(王世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