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人工智能監測、無人機巡護、算法推演,多地創新手段—— 

科技守護候鳥越冬(美麗中國)

2025年01月09日08: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黃文(左)與同伴一起記錄鳥類觀測結果。 本報記者 張 馳攝

  核心閱讀

  灘涂、沼澤、蘆葦叢……蒼鷺、黑鸛、紅嘴鷗……正值候鳥越冬季,大江南北的不少越冬地採取人工智能監測、無人機巡護、算法推演等技術,創新候鳥觀測和保護手段,為候鳥和棲息地保護提供科技支撐,守護各類候鳥安全越冬。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無人機+算法”智慧護鳥

  本報記者 王 丹

  梅西湖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吳城鎮境內,是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9個重要的碟形湖之一。“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鄱陽湖進入枯水期,大面積湖灘、草洲露出水面,豐美的水草、豐富的魚蝦吸引了各種水鳥珍禽前來棲息。”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站巡護員王小龍拿出望遠鏡,仔細觀察候鳥種群信息和棲息環境。

  “白色的是白琵鷺,褐色的是斑嘴鴨,湖面還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黑鸛。”王小龍如數家珍,“十幾年前,日常巡護、監測全靠兩條腿,越洲涉水、風吹日晒。”

  如今,借助高科技設備、智慧化手段,保護區工作人員對候鳥監測追蹤實現“人力+物力”雙重保障。

  “無人機巡護147次,巡護裡程609公裡……”在吳城保護站智慧管控室,平台實時顯示智慧無人機巡護信息。2023年12月,保護區建立智慧管理平台,眾多布設在湖區各水域的高清攝像頭和傳感器全天候運行,通過AI技術自動識別和記錄候鳥的種類、數量、鳥群密度等信息。“以前想要記錄鳥兒的情況,需要深入湖區現場蹲守、人工巡查,耗時費力,准確度也比較低。”王小龍說。如今,一雙雙“智能眼睛”將捕捉到的鳥類影像實時傳送到智慧管理平台。“操作人員隻需提前設定飛行線路,錄入無人機巡檢系統,通過遠程操控,就能用無人機對保護區進行全域、高效、精准的巡護監測。”吳城保護站工作人員袁子期介紹,以前,湖區的沼澤、灘涂地帶監測人員難以到達,現在可以盡收眼底。同時,無人機還能實現高空喊話,對危害候鳥和破壞濕地資源行為進行警告。

  “平台可以清楚看到無人機巡護的實時畫面,遇到特殊情況,工作人員會及時通知我們。”袁子期說,為了讓無人機不驚擾候鳥,工作人員通常會將飛行高度設置在百米以上。返倉后的無人機,還能用機械臂智能換電,做到持續巡護。無人機採取高空巡護方式,高精度相機可以及時追蹤候鳥行跡和人類活動蹤跡,同時又不對鳥類活動造成干擾。

  “這套智慧管理系統還能通過仿真推演對湖區水位進行精細調節。”袁子期說,系統結合當前的氣象條件、水域面積、候鳥數量等進行算法推演,提前研判湖區水生生物量和越冬候鳥食物總量,適時開、關閘口,科學調控水位,為候鳥棲息創造有利條件。

  河北滄州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

  “AI聲紋識別”“聽”聲識鳥

  本報記者 張騰揚

  冬日,河北滄州南大港濕地。一縷陽光穿透薄霧,在水面上洒下點點金光。遺鷗、小天鵝、蒼鷺……鳥兒們或低飛掠過波光粼粼的水面,激起一圈圈漣漪,或悠然自得地穿梭在蘆葦蕩間,漂浮在淺淺的沼澤地,三五成群,低頭覓食,好不愜意。

  河北滄州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2024年7月,該濕地作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近年來,南大港濕地開展大規模生態修復和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據統計,南大港濕地2023年觀測到候鳥10萬余隻。濕地現有鳥類27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7種,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物種多樣性穩步提升。

  “鳥類AI聲紋監測設備‘聽到’鳥叫聲,就能識別種類。”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張景興介紹,近年來,保護區搭建科研監測一體化平台,在濕地布設3套聲紋設備,包括2艘無人船和1套立杆,在蘆葦蕩、蘆葦叢等多遮擋條件下使用智能聲紋監測手段,對鳥類進行大范圍、全天候、低干擾監測。監測到鳥叫聲,設備上傳平台系統,后者自動識別。

  “聽,這是黃鹡鸰的叫聲,清晰明了,悠揚婉轉。”在科研監測平台監控室,張景興操作電腦,點開一條當天實時監測的鳥叫聲。監測界面上,系統很快識別出鳥類的名稱,並同步了照片、生活習性、分布位置等信息,“黃鹡鸰、灰鹡鸰等小型鳥類聲音清脆,蒼鷺等大型鳥類則聲音低沉。”

  據悉,平台物種庫目前已收集到鳥類音頻數量1500多種、19萬多條作為AI聲紋識別樣本。通過AI聲紋識別,保護區工作人員能更加准確掌握濕地鳥類現狀,“可以知道本次越冬有哪些鳥類到達濕地、在哪個位置分布,並根據鳥類遷徙和生活狀態分析生態修復措施成效。”張景興說。

  南大港濕地有10個保護站點,以往人工巡護,有很大時空局限性。如今,AI聲紋識別等技術構建起覆蓋全濕地范圍的智能監控網絡,再結合人工,大幅提升了監測效率。工作人員能遠程監控並及時應對突發情況,有效彌補了人員不足、突破了時空局限。

  雲南昆明滇池——

  “AI慧眼系統”實時數鳥

  本報記者 張 馳

  雲南昆明滇池旁,早上8點剛過,大理大學東喜瑪拉雅研究院研究生黃文已經來到昆明海洪濕地公園。她一手拿著滇池鳥類調查表,一手端握雙筒望遠鏡:“紅嘴鷗約1520隻、蒼鷺27隻……”在她頭頂約60米高處,還有一位“調查員”——一架連接到AI鳥類智慧監測識別系統的無人機。

  日出就開工、每天至少走幾萬步,參與鳥類調查一年多的黃文習慣了冬季每月走一遍滇池沿線。然而,滇池湖面寬闊,沿岸建有54個湖濱濕地,環滇池鳥類調查並不容易。

  “傳統的鳥類調查選擇合適的樣點或樣線,由人工調查員在鳥類活躍時段計數,進而推測候鳥種群情況。”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長潘珉介紹,滇池沿岸調查樣地有數十個,每個樣地需要調查員在每月或每季度固定時間、固定路線用望遠鏡觀測后查數或估算,每次調查約需10天。長期堅持苦累不說,更難的是識鳥、拍鳥。

  傳統方式人力物力投入大,如何利用新科技助力鳥類數據統計?在滇池大泊口水域附近,記者見到“調查”歸來的無人機緩緩降落至一處平台。“設定好無人機巡航的時間、飛行高度和路線,它們每日定時自動起降,對滇池草海兩岸共約24公裡岸線進行巡航,記錄實時影像,每次巡航時間不到1小時。”潘珉說。

  打開監測系統平台的實時“直播”,畫面中每隻鳥都被標注上物種類型,左下角顯示系統識別出的鳥類數量,畫面來源於大泊口水域岸邊固定位置的高清攝像機。通過區域掃描、拍攝圖片,對大泊口0.52平方公裡水域內的鳥類實現實時記錄。

  潘珉介紹,2022年起,昆明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在雲南省—昆明市省市一體化重大項目支持下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開展基於AI的高原湖泊生態系統關鍵種群智能感知技術研發及示范項目,嘗試用智慧化手段滿足不同情境下的滇池湖泊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的需求,其中對鳥類開展固定高清攝像機、移動無人機等智慧化監測技術的研發。

  “首先劃分觀測區域,在鳥類多樣性較高的開闊生境安裝高清攝像機,在物種單一但數量較多的開闊湖面使用無人機錄影,在鳥類多樣性高、遮擋物多的地區則安裝聲紋監測設備。”潘珉說,借助智能設備,不但獲取鳥類數據更高效快捷,數量統計從估算變得更精准,長時序、高頻次的記錄也彌補了人工調查數據碎片化的不足。

  “算法包括基於圖像、視頻和聲音的識別,通過對鳥類形態和行為特征的精准提取和分類,進行物種識別和數量統計,實現實時監測、即時分析。”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鑒海防介紹,在實際應用中,團隊結合鳥類形態學專業知識對算法進行大規模數據訓練,不斷提高算法模型穩定性、精確性。

  監測2年后,潘珉等人發現,2024年紅嘴鷗“大部隊”抵達昆明的時間比前兩年晚10天左右。“智慧監測和人工調查數據互為補充、融合應用,可以更精准掌握不同鳥類物種和數量在不同時期的變化。”潘珉說,根據與昆明鳥類協會共同開展的統計,目前滇池范圍內紅嘴鷗數量達3.97萬隻。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