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全鏈條節糧減損 耕好“無形糧田”

2025年01月09日08:3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2024年,雲南奮力書寫了糧食穩產豐產的答卷,糧食總產量達1993.5萬噸,比上年增加19.5萬噸,增長1.0%。確保糧食顆粒歸倉並最大程度降低損耗,成為夯實高原糧倉工作的重中之重。

雲南省將節糧減損作為糧食增產的重要措施,全省各地嚴把糧食收購和產后加工各個環節,“精打細算”“粒粒計較”,切實減少“丟糧率”。不久前,記者深入田間、初加工廠、糧倉、成品糧加工廠,探訪雲南如何耕好節糧減損這塊“無形糧田”。

田間:機收減損 留茬齊整

2024年11月中旬,大理市灣橋鎮向陽溪村的連片稻田進入收獲尾聲。開足馬力的收割機在田壟間來回穿梭,一行行稻谷被卷入齒輪,經過脫粒后,金黃的稻谷如瀑布般傾瀉而下,裝滿運谷車。

“機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能,最大程度降低了在收獲環節谷子遺落地裡造成的損失。”大理蒼洱留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專員王思之告訴記者,收割后,稻田裡很難找到谷粒。記者跟隨收割機一路走一路仔細觀察,隻見稻谷留茬齊整,田裡沒有壓壞或遺漏的稻穗,的確很難找到遺落的稻谷。

如此精准的收割,得益於前期的工作到位。大理蒼洱留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部副經理王睿介紹:“從種子端開始,我們和省農科院等單位、機構密切合作,研發出有利於機收的高產、優質品種。這些品種不僅易於后期田間管理,還具有收獲期易於脫落等特點。”

糧食機收是節糧減損的第一道關口。雲南省深挖潛力強化機收減損,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降低生產環節損耗浪費。

隨著機收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不斷顯現,全省各地農機合作社不斷涌現,助力收獲環節節糧減損。參與向陽溪村稻谷收割的農機手高桂鈞說:“機收干淨利落,和我們合作的企業、種糧戶越來越多,大家對我們的服務都很滿意。”

採后:安全運輸 科學處理

採收環節之后,是運輸環節。高桂鈞和同事們駕駛著農機,將收割的10噸稻谷裝入運糧車車廂。這些稻谷必須在一個半小時內運抵位於鄧川的烘干廠,進行過磅、扦樣檢測、卸貨、烘干、出爐、入庫等,而這些環節也是節糧減損的關鍵環節。

在規定時間內,司機楊勝甲將運糧車駛進廠區。“運糧環節一定要保証糧食的數量和質量不受影響。要對車輛進行嚴格管理,行駛中不能出現稻谷洒落的情況。車廂內要干淨衛生、符合標准,才能保証大米的質量安全。”楊勝甲說。

過磅無誤,扦樣檢測正常,車輛開始卸貨操作。卸貨過程中,稻谷不可避免地洒落在車底、車胎下等角落,烘干廠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及時將稻谷掃進谷口。

正值稻谷收獲期,烘干廠內的5台烘干機連軸運轉。糧食烘干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稻谷晾晒模式,有效解決了因晒場受限,多雨高濕天氣導致稻谷霉變、發芽等問題。

“我們做過實驗,傳統晒廠的出米率在58%左右,使用烘干機的出米率可達66%。以‘洱海留香’為例,如2023年產稻谷1571噸,按傳統晒廠的方式加工隻能出米911.18噸,而使用烘干機出米可以提升至1036.86噸,僅這一個環節就多出125噸的產能。”大理蒼洱留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平說。

倉儲:綠色優儲 科技賦能

烘干結束后,這批稻谷被送進低溫倉,這裡能保証綠色生態優質稻谷得到有效儲存。

糧食是具有呼吸和代謝作用的生命有機體,在儲存過程中,如果倉儲條件差、保管水平低,很容易受污染、霉變和鼠害、虫害等因素影響,導致數量、質量和品質下降,造成損失浪費,影響儲糧安全。

科學有效利用倉儲基礎設施,成為雲南確保儲備糧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通過綜合運用綠色儲糧技術,每千噸糧食可減少9噸損耗(折合2.7萬元),全省各地不斷涌現出“綠色優儲”的案例。

個舊市大紅屯糧食購銷有限公司通過個舊市大屯糧食物流園建設項目,不斷完善糧食倉儲物流和生產加工設備建設,補足糧食產業鏈“后半程”,保証糧食安全。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標准化儲備倉配備了糧情監測系統,可以實時在線監測糧食的溫度、濕度和儲備情況,還配備了環流熏蒸系統和空調,可以實現低溫儲藏,大大降低糧食損耗,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儲糧。

雲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堅持以“不壞一粒糧”為目標,錨定“安全糧庫、綠色糧庫、智慧糧庫”綠色優儲方向,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倉儲管理流程化、標准化、精准化和現代化水平,並將綠色倉儲技術應用情況納入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內容。全省新增應用綠色倉儲技術倉容數量穩步提高。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雲南省國有糧食企業的標准倉房完好倉容超過500萬噸,比“十三五”末增加了10%以上。其中,應用糧情測控技術的倉容超過400萬噸,比“十三五”末增加了20%以上﹔應用低溫准低溫儲糧技術的倉容超過200萬噸,比“十三五”末增加了30%以上﹔全省地方政府糧食倉儲環節的綜合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加工:優化工藝 嚴控質量

10噸稻谷經過烘干入庫后,靜待買家的訂單。

“‘洱海留香’日漸做出了口碑,銷量不錯,近期訂單不斷。有訂單后,我們就將鄧川倉儲庫的稻米運到位於昆明市經開區東郊三瓦村黃龍山的軍糧集團,開始加工包裝。”雲南軍糧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運營部客戶經理雷鈞凱介紹。

在軍糧集團的加工車間,加工設備轟隆作響,正在進行碾米操作。通過一次次碾磨,稻谷脫去外殼變為米粒。而在碾壓過程中,如果技術不過關,容易產生碎米。

雷鈞凱介紹,公司採用先進的糧食加工設備,優化加工工藝流程,減少了糧食在加工過程中的損耗。嚴格把控原料質量,優選高品質原料,以進一步降低因質量問題導致的糧食浪費。每批次大米生產前都會進行小樣檢測,根據檢測情況對生產設備參數進行針對性調整,以降低生產損耗、提高出米率。

成品糧加工完成后,接下來進行裝袋包裝。等待發貨前,軍糧集團還會根據不同大米產品的銷售周期進行倉儲調配,在提高倉庫利用率的同時避免浪費。嚴格把控庫區環境、衛生狀況,周期性對倉庫進行消殺,日常做好倉庫的衛生打掃工作,避免因倉儲環境問題導致的污染和浪費。

在出廠至終端過程中,軍糧集團還會根據運輸產品情況、運距等情況,合理規劃運輸車輛,有需要的情況下增加物流箱進行保護,以避免出現運輸浪費。

記者手記

節糧減損是一項系統工程。雲南在難點、短板上發力,全鏈條減損,實現了糧食的節約與高效利用。全省形成了從政府到企業、個人都在為節糧減損而努力的良好氛圍。如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結合雲南地域、氣候等特點,積極探索實踐分地區、分倉型、分品種、分季節的差異化綠色儲糧技術等。在夯實大國糧倉的大背景下,雲南因地制宜,抓實抓好節糧減損,不斷提高科學儲糧水平和品質保障能力,耕好節糧減損這塊“無形良田”,守住管好高原糧倉,有效保障了糧食安全。(記者 王淑娟)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