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二〇二四,我的高興事兒

2024年12月26日08: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助力城鄉雙向奔赴

■ 羅文軒 江西南昌 新農人

今年我實現了一直以來的願望:讓鄉村好物出村進城,讓農民的錢包鼓起來!

我所在的南昌市新建區石埠鎮西崗村曾是省級貧困村。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村子流轉1200余畝土地,以“黨支部+公司+農戶”模式搞起了蘆筍種植。然而,村民缺少推廣渠道,銷路並不暢通。

我生長於鄉村,深知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和不易。2023年大學畢業后,經過調研,我毅然在西崗村創立了江西鴻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希望通過短視頻、直播、電商等多種形式幫助村民打開蘆筍銷售市場。

為壯大隊伍,我把十幾位在沿海城市從事電商行業的同學拉回家鄉。人才有了,資金卻緊張。正發愁時,新建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動上門,為公司申請了20萬元創業貸款,並發放大學生創業補貼,讓我鬆了一口氣。

前期准備做足后,今年9月,公司全面鋪開業務,與農業合作社和鄉鎮企業合作,將本地香菊、茶油、年糕等好物推上網絡貨架,還引入露營、團建、研學等業態,助力城鄉在山貨進城與游客下鄉中雙向奔赴,村子裡每天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本報記者 王 丹採訪整理)

大沙漠戴上“綠圍脖”

■ 依敏尼亞孜·麥提賽依丁 新疆民豐 村民

我是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鄉托皮村村民。要說今年我們這裡的大事,塔克拉瑪干沙漠終於戴上“綠圍脖”,肯定算一件!

我所在的民豐縣,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這裡三面環沙,是全國最干旱缺水的縣城之一。

“一天二兩土,白天吃不夠,晚上還得補。”這是我們這裡的俗語。過去一到春天,大風就卷著沙塵來,遮天蔽日,有時候還會形成幾十米高的“沙牆”。風沙不僅影響生活,還破壞農業生產。鄉親們辛辛苦苦種下的瓜苗,碰上沙塵暴,就會枯萎一大半。沙漠的侵襲,一直是我們的“心頭大患”。

為徹底解決沙患,人們研究出了各種辦法:水資源條件好的地方,就種上沙拐棗、駱駝刺、檉柳等耐旱植物﹔缺水並遠離綠洲的地方,就用光伏治沙﹔如果光伏鋪設條件不夠,就用草方格“網”住黃沙。

靠著一代代人的努力,全長3046公裡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終於在今年被“鎖住”了。如今,我們縣的公園裡,風沙少了,花香多了。鄉親們得空就去公園裡唱歌跳舞,熱鬧得很!

(本報記者 阿爾達克採訪整理)

一份沉甸甸的鞭策

■ 陳婧熙 天津 學生

我是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2024年,我最高興的事兒莫過於第一次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今年10月,高等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國家獎助學金政策調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由每年4.5萬名增加到9萬名,其中,碩士生獲獎名額由3.5萬名增加到7萬名。

消息傳來,我激動不已。前兩年,因學院名額有限,我與國獎失之交臂,今年新政策及時落地,我有幸成功入圍,並最終拿到了國家獎學金。

這一年,我不僅在課堂學習中全力以赴,還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了第16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選題確定、創意構思、作品制作,每個步驟都充滿了挑戰。不知多少個夜晚,我對著電腦屏幕冥思苦想,反復修改方案。11月,當得知我的作品從77萬多組創意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一等獎時,我開心極了。

獲得國家獎學金,是對我這一年努力的最大肯定。它不僅減輕了我的家庭經濟負擔,也是一份沉甸甸的鞭策。我相信,隻要踏實努力,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開心事兒。

(本報記者 李家鼎採訪整理)

“親情電話”裡能看到他

■ 劉德宏 雲南保山 農民

我今年63歲,是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的農民。我的小孫子在市區的學校上初中,離家20多公裡。要說我今年最高興的事,是在“親情電話”上隨時都能看到孫子的笑臉。

小孫子平日在學校裡寄宿,我們老兩口管著家裡的田地,農活繁忙,不能經常去城裡看望。想小孫子了,得先給班主任打電話,才能跟孫子電話聊聊天。

今年9月,我聽班主任說,保山市與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合作,給學校新安裝了28個“親情電話”亭,裡面裝有可視電話,學生隻要刷智能關愛卡,就能撥通家長的電話。操作方便不說,一分錢電話費也不用掏。寄宿的孩子,聯系家裡方便多了。

前兩天,學校舉辦年終文藝匯演,上台前小孫子給我們老兩口打來電話,看著他身穿嶄新的演出服,咧嘴笑得很興奮,我跟老伴心裡是真開心。我現在用“親情電話”3個月了,每周都跟小孫子通話兩三次,他比從前更願意跟我們說學校的生活。每次我們爺孫倆打電話,就像坐在一起聊天,感覺很親近、很放心、很溫暖。

(本報記者 張 馳採訪整理)

家人幸福是最大財富

■ 楊利軍 山西太原 司機

我是山西鵬飛集團氫能車隊隊長,是省內第一批氫能重卡司機,從一代車開到三代車,兩年多來已經駕駛了17萬多公裡。今年最高興的事兒是大閨女考上了大學。

我跑車總共24年了,每天深夜才到家,兩個女兒都睡著了,早晨5點多出門時她們又還沒醒,一年實打實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不能常常陪伴家人,心裡總感覺挺遺憾。

今年,大閨女高考前,我特地向單位請了一周多的假,專門陪伴她。看著她學習這麼刻苦,既高興又心疼。於是,白天有時帶她出門散心,晚上陪她復習,想讓她心情好一點,壓力小一點。

高考當天,大閨女走出考場的時候挺高興,說基本上都會,我鬆了口氣。

出成績那天,我們全家一起等到凌晨4點多才查到分數,高出預估50多分,很開心。之后,叫上家裡兄弟姐妹一起去外面吃了頓飯,獎勵大閨女跟同學們去澳門旅游10天。

人到中年,越發覺得家人幸福就是我最大的財富。新的一年,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有更多時間陪伴他們。

(本報記者 馬睿姍採訪整理)

忙碌的每一刻都是美的

■ 徐素景 福建德化 陶瓷企業工人

瓷花是一種獨特的陶瓷裝飾工藝。拇指輕輕一拈,用刻刀壓出花瓣邊緣的褶皺,再貼上瓷土胚體,一片片拼接,就成了一朵牡丹樣的瓷花。

我從十幾歲開始學習瓷花制作手藝,堅持不懈地鑽研技法。付出終有回報,今年6月,我參與創作的瓷器“虛谷長馨”被選為國禮贈予塞爾維亞——翠綠的竹筒上盛開著紫色鳳凰花,色彩通透明麗,形態栩栩如生。

當我在新聞裡看到自己參與制作的作品,看到大家對瓷花工藝的夸贊,心裡滿是歡喜,很自豪能傳承與延續德化千年陶瓷文化。

還記得當時我們團隊在設計師與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坯體模型設計、打磨、倒坯、修坯、做花、加彩、高溫燒制……每個環節的偏差都可能導致最后成品的坍塌、變形。整整半年,我見証了整個團隊一輪又一輪的嘗試與努力,最終創作出了這件美麗的作品。

隨著瓷花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喜愛,我們工廠多了不少客人,尤其到了年底,工廠訂單數量增加,我一直忙著瓷花器物的樣品趕制與成品生產。但忙碌的每一刻,心裡都是美的。

(本報記者 施 鈺採訪整理)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